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82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646篇
教育   196961篇
科学研究   13834篇
各国文化   4590篇
体育   11734篇
综合类   9327篇
文化理论   5856篇
信息传播   40070篇
  2024年   2594篇
  2023年   8712篇
  2022年   4219篇
  2021年   7856篇
  2020年   8980篇
  2019年   9533篇
  2018年   3927篇
  2017年   6115篇
  2016年   6119篇
  2015年   9853篇
  2014年   22780篇
  2013年   19017篇
  2012年   22615篇
  2011年   22567篇
  2010年   18975篇
  2009年   18568篇
  2008年   20475篇
  2007年   15712篇
  2006年   11838篇
  2005年   9491篇
  2004年   8391篇
  2003年   7269篇
  2002年   5535篇
  2001年   4295篇
  2000年   2940篇
  1999年   1149篇
  1998年   763篇
  1997年   641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对素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越来越注重这方面的培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做出重大改变,将传统以及枯燥的数学课堂改变得更加生活化,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特性,积极推动主体课堂数学教育建设,努力实现轻松愉快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杨淋 《江苏教育》2023,(30):11-14
中小学德育内容需要细化落实到学科课程中,融入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确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教育目标;其次,教师要认真与文本对话,将学科教学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显性化;最后,教师应积极开展教育性交往活动,师生共同建设基于真实情境的、指导德育实践的学科德育生活。  相似文献   
13.
文化功能也就是"出之于人,归之于人",江口土家族"金钱杆"起于秦末时期的西楚霸王,形于族人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研究发现,"金钱杆"是具有彰显土家族文化的独特符号、"常"与"非常"之间转换的独特节点、教化孩童的重要载体以及增强体质的独特途径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研究主要探求"金钱杆"发展逻辑,旨在为"金钱杆"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纵观中国古代各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都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恪守的准则。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借助专题性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传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需要改革,语文教育改革更是迫在眉睫。顶层设计的思想要贯彻到一线教育阵地,困难重重,我们眼下的教育被高考绑架了,而扰乱我们教育的因素又很多——社会现实,分数魔咒,电子产品,娱乐新闻,被歪曲了的教育生态。所以,当下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就尤为重要,关系到今后语文教育的成败,是讨论的热点,感积于心,是为呼唤。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因为进入了青春期,生理、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易冲动、易怒,逆反心理增强。另一方面,有了一定的思想和追求,但容易走向极端。此刻,他们的思想复杂,感情丰富,容易形成高远理想,也容易走向堕落,是人生的危险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最难管理,往往使班主任深感困惑,常常见到知难而退者。然而笔者带中学差班多年,不仅未感到痛苦,而且深感到成功的喜悦。也深深感到他们其实很可爱,是完全能够塑造的。现根据本人多年的经验,谈几点看法,望能给广大同仁以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的客观学习感受和心理体验,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