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4746篇
科学研究   1150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375篇
综合类   253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259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613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01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认为,每张报纸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整体定位和经营理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版式风格,也才可以有效避免“后知后觉”、“人云亦云”现象的发生。这里说报纸要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版式风格,并不是说报纸要永远保持一张一成不变的刻板的脸。而是说报纸版式风格的变化要在符合自己基本定位的基础上,进  相似文献   
92.
用摄影语言讲述新闻,通俗地讲,就是以视觉语言来描绘发生的新闻事件。那么,视觉语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视觉语言是区别于文字语言而存在的,简单地说,用画面再现现实生活的语言,就是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93.
视觉,亦可通俗地称为“看”,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渠道。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运用。相比之下,看(视觉)显得更形象直观,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环顾我们这个世界,视觉因素无处不在,并且似乎在我们的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视觉化”一词也开始频繁冲击我们的眼球和思维。  相似文献   
94.
公共图书馆与视觉障碍群体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关注视觉障碍群体的角度,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盲人图书馆现状,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实施视觉障碍群体服务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95.
尽管我国新闻网站建设始终是以“内容为王”,但其内容与形式在各个创作领域都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视觉表现规律,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页面结构与形式来服务于特定的信息发布,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今天,视觉设计已逐渐成为新闻网站建设的重要一环,一个网站如  相似文献   
96.
吕红 《中国档案》2004,(10):42-42
笔者对计算机专业知识了解得比较肤浅,对贵刊第三期华跃先牛的《CAD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一文有点不同看法,提出来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了图书馆形象的基本构成,重点从服务管理理念、外在形象识别、形象传播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形象整合的具体策略措施,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8.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曾经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①所谓视觉文化,“它的基本内涵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②现实正是如此,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必须对泛滥的信息进行迅速及时而有效的筛选,而图像以直观和感性的优势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视线;同时,网络的迅猛崛起和电视的快速发展,使报纸由于自身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式的局限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而刊登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新闻图片不失为吸引读者的一种好办法,这种种…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新闻摄影不仅受到广泛高度重视,而且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相当部分的照片所传递的有效信息量很小,内容很简单,所揭示的主题也很平常。一些摄影记为了使照片有“新闻性”,便极力在字说明上“下大功夫”,用了大量背景、数字等等,结果,照片反而变成了陪衬,当然不可能具有视觉冲击力,难以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00.
能向群 《出版经济》2005,(10):32-35
当代传播文化,正在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这便是"视觉文化",或称"图像文化".视觉活动已成为主导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视觉形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新兴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