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乌鲁木齐杂诗》是纪昀最有价值的作品之一,也是清人贬谪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代边塞诗的代表作品之一。纪昀《乌鲁木齐杂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清中期以后的西域边塞诗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被人们誉为“浑身是静穆”的田园诗人,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不过他不是不想有所作为,而是经历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后,而来“守拙归田园”的(《归园田居》第一首)。他自称“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远”(《拟古》);又说他是“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可见他是曾有用世之心的。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3.
鄂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入了清代学者周容的《渡者之言》: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短短160个字,记录了生活中一件小事,引申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文选》选录的谢朓诗歌为研究对象,从齐梁之际的文学背景出发,结合《文选》的编选情况以及小谢诗歌创作的实际,探悉《文选》所持的选录标准以及可能的成因,既而通过对"游览"、"行旅"、"杂诗"等概念的辨析,细细揣摩小谢诗歌的动人魅力。  相似文献   
15.
杂诗》八首是反映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生活和心情状况的一组诗作,它比较全面地展现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欢乐与痛楚。文章拟以《杂诗》八首为出发点,对他归隐后的心情窥探一二,以期捕捉在他貌似无忧无虑的躬耕生活中。内心深处挥洒不去的痛楚。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相似文献   
17.
纪昀《乌鲁木齐杂诗·民俗》中有的诗描写的实际上是河西走廊的民俗。这是因为乾隆年间政府大规模的迁徙河西民户到新疆屯垦,民户遂把河西的民俗带到了新疆。纪昀的这些诗,展示出了一幅幅活泼泼的风俗画,是研究清代前期河西民俗的重要资料,是西部边塞诗在清代的新发展。郝浚等人注释的《乌鲁木齐杂诗注》对“民俗”一类诗的解释没能追根溯源,个别观点僵化,有必要做一些补正。  相似文献   
18.
隐匿的乡思     
赵冬俊 《湖南教育》2007,(11):17-17
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短短四句,只二十字,就将思乡人的“一种儿童式的天真”表现得淋漓尽致—来自故乡的旧友燃起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他思绪万千,心潮起伏。以至手足无措得不知如何“招呼”同乡旧友!“应知故乡事”,几近“正确的废话”。但正是这“笨拙”的开场,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作为古诗文本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历来诗人对其评价极高,其原因之一在于意象的运用.在艺术形式上,《古诗十九首》通过运用意象对后世诗人创作五言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就是一例,文章通过分析曹植后期诗歌在意象方面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接受,力求达到对二者风格和艺术形式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夔州杂诗》是王光祈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在用事用典、咏景咏物等方面对杜甫的夔州诗多有化用,乃是承继先贤遗风的王光祈忧国忧民之诗人情怀开始成熟的表现。参照王光祈创作《夔州杂诗》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其生平事迹和相关传世文献,对《夔州杂诗》作出论析,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此中所现的与王光祈精神志向渊源相系的人生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