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周作人从1934年春开始写作“杂诗”,经过自己的有意删削,至今留下280首。阅读这些作品,有两点随想:一是作为新文学引领者和实践者的周作人,为什么到头来却选择了“杂诗”;二是周作人的“杂诗”,没有进入现代文学史的书写视野,是否就意味着它缺乏足够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62.
正一个人要想使人生有价值,就必须在"今天"付出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努力,而不是整日里懊悔昨天、瞻望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今天,我们要让自己的每一个"今天"都过得充实、圆满、富有意义,让每一个"今天"都成为我们人生的链条上最美丽的一环!——题记曾在一本小说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家客店在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明日免费"四个大字。一位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见了便在店里  相似文献   
6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审美的眼光。本文仅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的课外十篇古诗词为素材,进行综合梳理,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一起探寻诗歌欣赏的方法。一、诗题——"诗歌眉目"诗歌的题目相当于诗歌的眉目,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从诗歌题目上,我们或许可以探知诗歌的题材类型,推知诗歌的具体内容,感知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诗歌的意旨。  相似文献   
64.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65.
66.
【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相似文献   
67.
晓清的大思想家、大诗人龚自珍写的千古名篇——《己亥杂诗》和《病梅馆记》,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两个优秀作品,以其雄奇瑰丽、不同凡响的风貌,冲破了清中期以降文坛诗界的沉闲空气,开创了一代诗文的新局面,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郭艳萍 《现代语文》2010,(6):148-148
杂诗(其一)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相似文献   
69.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涉及扬州文化名人阮元、秦恩复的那两首,对这两位前辈作了一些似乎很奇怪的比拟,实际上表明诗人认为乾嘉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表现了他对世事的深刻的观察和悲观的情绪。关于“袁浦奇遇”的几首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凄凉,不得已而“以琐耗奇”并且反过来珍惜其“琐”的心态。  相似文献   
70.
棋子落定     
清代政治家、文学家阮元写的《吴兴杂诗》说:"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同的植物能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并创造自身的价值。菱,只有种植在深水里,才能长出甜美的果实;稻,只有种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