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3篇
教育   362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本文通过20支兔膝关节半月板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特染(VG.Mal-lory,Weigert,PMF,PAS,AB,PAS-AB,Feulgen,VonKossaXiGomori等法)以及超微结构(TEM,SEM),对被覆半月板表面的薄层组织结构性质进行研究,较有说服力地证实为滑膜组织。为长期以来认为半月板有滑膜被覆(但遭到有些学者反对)和运动医学界(含矫形外科)对半月板损伤不需作手术切除,有自行愈合可能等提供形态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分析了真丝常用不同色泽染料拼混染色时的上染速率、上染率和半染时间。通过分析,染料在单独染色和拼混染色时,它们的上染率相近;对于半染时间相近的染料拼混染色时,相容性较好,色光较稳定。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毛涤混纺织物染色工艺的研究,并就染料,载体的搭配,设备及操作论证,得出适合毛涤产品同浴染色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84.
从毒性大于苏丹红到可以当茶喝去年4月,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20家知名品牌企业主动送检的1051份样品中,发现约6%的样品含有纺织品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2%的送检样品还检出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超标,最严重的超标达  相似文献   
85.
对简单图G(V,E),f是从V(G)u E(G)到{1,2,…, k}的映射,K是自然数,若,满足(1) uv∈E(G),u≠v,f(u)≠f(v);(2) uv,uw∈E(G),v≠w,f(uv)≠f(uw);则称/是G的第一类弱全染色.给出了若干联图的第一类弱全色数.  相似文献   
86.
任意给定图G的一个k-一致列表L,若G是L-可染的,且满足每种颜色至多在「|V(G)/k|」个点上出现,则称G是k-均匀可选择的.若图G有一个正常k-顶点染色满足任两个色类中的顶点数至多相差1,则称G是k-均匀可染的.应用discharge方法讨论了不含3-圈和4-圈的平面图的结构,证明了对于不含3-圈和4-圈的平面图G,当k≥{max△(G),6)时,G是k-均匀可选择的,同时G也是k-均匀可染的.  相似文献   
87.
<正>染色问题是一类将几何图形、排列组合,分类讨论等知识融为一体的综合题.它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内容独特,是排列组合教学的一个难点,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对学好排列组合知识有着重要意义.例1(2007年天津高考题)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88.
对于轮Wm和圈C4的联图,给出了一种点可区别的正常边染色方法,并得到了其点可区别正常边色数.  相似文献   
89.
李云  王芬  常卿  罗公禄 《生物学教学》2010,35(9):38-38,80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情况。但是,利用教材提供的细胞生物学染色方法显示细胞内DNA与RNA,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上有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90.
《生物学教学》2010,(8):72-72
据中国军网2010年3月11日援引新华社伦敦2010年3月10日电,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细胞染色技术,观察到了人类的一种名为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细胞具有长绳状的“远程攻击武器”—_自然杀伤细胞与其他细胞间形成的细丝状“膜纳米管”,并观察到自然杀伤细胞能利用这种“膜纳米管”将发生病变的目标细胞拉回,或是直接远程将其杀死。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