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3篇
教育   474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区别中西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原则的共时性范畴,而不是区别人类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历时性范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它根源于人对自身本体价值的关心和追求,主客二分则是西方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它根源于人对自然客体价值的关心和追求。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结合即意味着中西哲学的真正的结合。在西方哲学史上,并不存在一个“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和一个“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就其基本性质而言,现代西方哲学和古代西方早期哲学也都是主客二分式的。  相似文献   
52.
黎明 《科技风》2012,(15):231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海德格尔对技术进行了一些列的追问,既阐释了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也给出了解决结束问题的方法途径.本文将以海德格尔的技术观为中心,深入探讨其发生和发展原因,从真理发生方式及其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3.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深刻的人本思想,重视人在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人的生命价值,这与体育教育学的研究有着交集点。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概要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并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思想的视角就体育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理解、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中国体育教育学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4.
海德格尔对自己的哲学有独特的生存体认,他认为哲学是时代的产物,真正的哲学必须能够"思入时代",哲学运思实质上是对时代内容及其生存精神的理性把捉。他给自己的技术生存论提出一个艰巨任务:它必须能够证明自己具有对技术本质做出诊断和预言的能力,不仅仅提出一般的论断设想,而且还能做出具体的路线裁定和策略谋划;同时这种诊断必须是对技术生存本质的无限切近,最终通过思与诗的融通、为克服技术异化和改变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命意作形上运思。  相似文献   
55.
海德格尔"字面翻译"之含义分析,说明海氏主直译。海氏阐释学实质之透视,表明译学对海氏存在误读。海氏不可译观之阐述,说明对海氏深入研究之必要。海氏翻译之思考,则丰富"重译"之内涵。  相似文献   
56.
海德格尔一直都很重视数学的学习和研究,其颇具现象学色彩的"数学哲学"思想构成其科学哲学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数学的东西"(ta mathemata)就是人们能够学会的东西,进一步讲它可以作为"知识"的标准而存在,它标明了事物的可敞开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只有特定的事物才能显现自身,它是现代科学、数学和形而上学的共同根源。此外,海德格尔认为,数学的可应用性是一种衍生特性,它奠基于数学的"可靠性",可靠性基于事物与此在的照面,或者说此在把存在者的可靠性"带上前来",只有那些可教的、可学的、与人照面的东西才能对其作出有用与否的评判。今天的数学虽然来自于古希腊广义的"数学的东西",但是两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57.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此在在世界之中”,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又通过此在这一中介把世界现象最终同存在问题勾连起来。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存在关系。海德格尔“言说观”: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是建立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以“诗意的存在”重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声的聚合与无声的聚合两个声部的奏鸣形成其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相似文献   
58.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运用"回到事情本身"的现象学的方法,通过对物、作品、艺术、真理等的步步追问,揭示了艺术作品和真理的关系,展现了诗的魅力。其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如何诗意地栖居。《艺术作品的本源》为我们理解艺术作品开辟了新的领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9.
爱德华·阿尔比作为曾获得三次普利策奖的荒诞派剧作家代表,因其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思想动荡最为激烈的时代而深受反传统真理论思潮的影响。是以,海德格尔这位反传统真理论的集大成者的逻辑框架恰能解释爱德华·阿尔比是如何通过反观世内存在者达到真理状态后,再演历真理进行独一无二的创作的。而当创作完结,作者曾在的本真以及剧中的主角同处于的真理状态,恰能使其剧作总能处于无蔽状态的疏明之美中。  相似文献   
60.
从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看庄子和海德格尔,其思想中有着浓厚的生态美学意味。庄子的"齐物论"和海德格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是生态美学生态平等观的古代阐释。庄子所构想的"天人合一"与海德格尔崇尚的"诗意栖居"实质上就是审美栖居。而其所提出拯救世界的方法"清静无为"与"艺术拯救"也与当代生态审美相贯通。庄子和海德格尔哲学的生态美学意蕴,为今天的生态美学理论发展和我们的生态化建设提供了极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