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3篇
教育   475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国人的思想总是缺少了些魅力,起码。与德国人的思想相比。英国思想家似乎对理性思维的系统性要求不太在意,因而其思想学说就比较缺乏逻辑的自洽性。在康德、黑格尔和海德格尔那些宏伟的哲学大厦面前,洛克、休谟和罗素似乎显得少了些震撼力。自西学大规模传人中国至今已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我们有研究康德的专家、研究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专家。却没有研究洛克、休谟和罗素的专家。但是,英国人的思想自有其特色和妙处。比如约翰,穆勒,他以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而著称。这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讲的。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他是自由主义的代表,而在思想体系和理论原则的意义上,他是折衷主义的典型。这不能不说很有点意思。  相似文献   
72.
本期论坛主要讨论科学哲学学科建设的立足点、科学理论的进化结构、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思想以及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曹志平博士认为 ,科学哲学从哲学思潮到哲学学科 ,是一个树立范式 ,消解范式 ,进而寻找范式的过程 ;胡光博士认为 ,把科学理论视为一种进化结构为现代科学认识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模式 ;宋文新博士认为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的宗旨是克服形而上学 ,寻找哲学发现的新方向 ;王书明博士则将费耶阿本德的后现代科学哲学定性为有限理性论。  相似文献   
73.
“前见”是诠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鉴于此,一切关于“前见”虐待式的理解与非难性的贬斥,都视为对诠释精神的悖离。因此,很有必要为“前见”溯源以还其根,为“前见”正名以匡其意,为“前见”澄明以创其新。  相似文献   
74.
诠释哲学     
无论人们如何努力区别“诠释哲学”和“哲学诠释学”这两个概念,或者象通常那样把它们当作同义词使用,今天仍在广泛一致的意义上突出了这一点:即通过这一对概念标明了哲学中的一个自身的领域,这一领域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方的和盎格鲁撒克逊语的语言分析与科学理论作为另一方的变种而显露出来。这一哲学源于欧洲,更准确地说,“其最初的源泉很久以来已在德国”,它是这样一种哲学方向,即使“哲学史词典”的完成成为可能。对“诠释学”和“哲学”概念作如此编排并不是全新的。因为亚里士多德的“诠释学”——一种陈述的逻辑——曾是他的《工具论》的一个部份。在近代之初始,J.C.  相似文献   
75.
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后现代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海德格尔技术观的解析 ,揭示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精髓。以海德格尔技术的本质———座架为基点 ,提出了海德格尔技术观是艺术审美观、生态伦理观和未来发展观的新论点 ,并从后现代主义视角 ,探析了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后现代精神 ,展示出海德格尔技术哲学思想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6.
海德格尔的人学思想与传统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分歧,他认为人不能像定义物体那样来定义,人的存在是一种"在世"的状态,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是人的存在和显现的过程,而不是传统人本主义人学理念中的被规定了的先在本质,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无疑是对人本主义恩学理念的消解.  相似文献   
77.
朋友帮我买回《教育人学》一书,作者是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王啸。作者在书中分析了西方人学对教育思想的启示,其中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的人学思想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78.
海德格尔认为,他的道路和道家的道之所以一脉相承,不是说二者都指称着由此达彼的桥梁,也不是指称通达天地、贯通阴阳最终存在意义的道路。海德格尔认为他的道路和道家的道含藏着思悟道说的一切神秘。道路和道家之道作为本源之道是使天地万物成其自身的渊源。  相似文献   
79.
海德格尔的技术生存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海氏的技术生存论通过比较技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统治下人类生存的全面异化,并提出了解救人类的生存之道;海氏的技术生存论给技术时代的人类生存敲了警钟,但没有看到技术异化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社会根源,也没有正确地找到解救人类的生存之道;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但我国已经消除了技术异化的社会根源,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同时加强人文关怀,保持“忧患意识”,人类终会走向自在、自为生存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80.
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本质作出了生存论的现象学解释。他认为,各种现代科学都是此在(人)筹划、控制和统治存在者整体领域的生存方式;然而,正是人类的这种生存方式使人类自身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