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兼之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圩田垦发和近代水利荒疏的影响,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频发水灾。政府和民间社会成立各种机构和组织,采取工赈、农赈、急赈等多种举措来救治灾害,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救济作用,但整体的抗救效果并不彰显。  相似文献   
32.
张艳芬 《河南教育》2007,(10):40-41
今年7月,长时间、大面积、高强度的降水,使淮河流域遭遇了1954年以来的第二大流域性洪水.  相似文献   
33.
李艳洁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1-113,132
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淮河文化的探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涌现出大批围绕淮河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术论文,主要涉及经济开发,自然灾害文化和历史地理方面。但淮河流域地域文学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有待于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34.
针对淮河流域环保问题的突出性和绿色会计研究的滞后性,本文在概述绿色会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淮河流域绿色会计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35.
龙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图腾崇拜 ,由于伏羲氏部落所处的特殊条件 ,使它在总结、吸收各种图腾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龙文化。此后 ,在与周边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的不断融合中逐渐补充、完善 ,并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36.
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学者大多从制度层面研究淮河流域水资源治理问题,很少从系统方法论的角度研究治理水资源问题。水资源治理的本质以地方政府为代表的利益群体的水事冲突。在流域可持续发展中,重新架构淮委,完善利益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畅通信息渠道是实现淮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7.
正流域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自身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系统,故而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研究,势必具有一种方法论的意义,可称之为历史地理研究的范式。近年来,王守春、朱士光、王尚义等学者一再倡导开展流域历史地理学研究,正是基于以流域为单元的历史地理研究可以打破传统研究的窠臼,这无疑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值得肯定的新思维。然而目前这方面的成果并不太多。淮河流域地跨鄂豫皖苏鲁  相似文献   
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1949—2009年,淮河流域铁路部门秉持“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旅客关注的购票、候车、乘车、餐饮等问题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服务内容与服务标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旅客候乘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39.
郁文生 《钓鱼》2011,(7):28-29
清明前后,通常正是淮河流域油菜花盛开之时,此时正值春分、谷雨之间,是农历三月,恋属幕春时节。放眼望去,田野上一片金黄,金灿灿的油菜花着实让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40.
侯瑜琨 《内江科技》2011,32(9):127-127
本文阐述了商丘防汛排涝12.5工程规划的内容,论述了防汛排涝12.5工程规划重要性,探讨防汛排涝12.5工程规划制订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