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044篇
科学研究   117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8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差热/热重联机(DTA/TGA)测定了ZnSO4·7H2O的失重过程,对其失重过程可能的类型 进行了探讨,并从热力学理论上分析了脱水过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2.
茶碱分子印迹PDVB-SO3H/PDVB IPN的合成及热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茶碱为摸板分子,采用顺序聚合法,合成了分子印迹的大孔磺化聚二乙烯基苯,聚二乙烯基苯互穿聚合物网络(PDVB—SO3H/PDVB IPN),测定了IPN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茶碱具有较好吸附作用,且能保持第一网的树脂粒径。通过热力学性能研究,讨论了IPN吸附水溶液中茶碱的机理。  相似文献   
43.
熵增加原理     
实际过程的熵变是由环境熵和体系内部熵组成,组成熵变的这两部分与选择的研究体系有关,对讨论问题所选取的研究体系不同、其熵变的表达形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44.
普里高津的生平与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篇纪念普里高津的文章。作者首先交待了普里高津的家庭背景及其化学兴趣的由来,随之介绍了他是如何在两位教授的影响下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关于普里高津的科学工作,作者基本上是按照他的思想发展的轨迹来阐述的:从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中最小熵增原理的证明,到远离平衡态区域中耗散结构的发现,进而到不可逆性与动力学之关系的研究。作者还向人们展示了普里高津的工作风格与工作热情,对普里高津工作的深远意义也有所提及。  相似文献   
45.
本文研究讨论氧化单壁碳纳米角(ox SWNHs)对环丙沙星的吸附行为,考察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ox SWNHs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为347 mg/g,且其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伪二级模型. ox SWNHs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使用Langmuir方程及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的拟合吸附过程,但Freundlich拟合效果更加.所得热力学参数表明,ox SWNHs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是一个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46.
根据实验测定的相图,运用CALPHAD技术对ErCl3-CaCl2体系进行了热力学优化和计算.计算出的相图属于简单低共熔型,低共熔点为850.92K,46.0%(摩尔分数)ErCl3,同时优化计算了该体系的液相混合焓和相互作用系数.这些热力学参数对于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的冶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通过科学问题的分类,提出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资源和财富相互转化的科学”。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别为关于资源和财富相互转化的动力学和“热力学”,二者的关系是平行关系,同为理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48.
材料热力学是一门既难教又难学的理论课程。为了提高材料热力学的教学效果,教师从多方面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例题精选、引入实践内容、使用多媒体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49.
2010年高考热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集中,对考试说明中的热学部分知识点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着重考查了一些重点知识。从考查的难度来看,采用新课标的部分省市的题目,和往年一样相对比较简单。北京卷和天津卷中没有涉及热学内容;上海卷物理为单列卷,物理中热学题所占比重稍大。下面对各地试题中考查的知识点统计解析,以期对2011年热学内容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0.
闫迎利 《中学物理》2012,(8):80-80,F0003
从物理学的发展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于不同时期、不同物理学家个人的局限性,提出了适应自己认识自然的概念体系、并建立了该阶段物理理论,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效理论.由于不同科学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角度、认识深度等方面的不同,对同一物理现象将会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在客观上就形成了物理理论的不同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