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764篇
科学研究   242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143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970篇
  2013年   1281篇
  2012年   1771篇
  2011年   1663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1398篇
  2007年   869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刘兴雨 《师道》2013,(9):61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一个一岁的孩子,因为烫伤被遗弃在医院,父母无钱医治,留下一封信后在人间蒸发。一群素不相识的网友联络起来,为这个可怜的孩子筹集医疗费用,还轮流护理这个孩子。一个父母都不管的人,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竟然承担起父母的重任,该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我左思右想,恐怕只有善良两字可以解释。那么,善良来自何处呢?来自  相似文献   
992.
马静 《师道》2013,(Z1):43
笔者虽然生活在小县城,但自己的孩子也正在接受着所谓的隔代教育。对于我这个家庭而言,自己和丈夫除了周末,确实没有时间照看或教育孩子,无奈之下,只能让我母亲到城里来带孩子。而类似于我这样的家庭,在当下社会并不少见。套用央视《新闻联播》中曾问的问题"你幸福吗",我会回答,我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和谐完美的  相似文献   
993.
庄华涛 《师道》2013,(3):51-52
与几个朋友聊天,虽为同行,也都是一线班主任,但人员构成还是比较复杂的:有高中班主任,有初中班主任,也有如我一般的小学班主任。自然,聊的话题仍是班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我上一届所带的班级有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他跟70多岁的奶奶生活,成绩不错,但总是打架斗殴。学校领导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回家,到初三时该生自己去北京呆了好长一段时间,回家后想继续上学。对此我没意见,但校长一再叮嘱我不许收。最后,孩子就没再上学了,现在在街上流浪,打架斗殴,抢劫,派出所都拿他没办法  相似文献   
994.
父母的观念     
丁启阵 《小读者》2013,(10):72-73
今天我来讲三个故事,一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是中国当代的,一个是外国的。 刘邦,少年时代有仁爱之心,乐善好施,性情豁达,但是对待自己家人却缺少应有的耐心,厌恶生产劳动,不善积累财富。成年后通过考试混进官吏队伍,做了泗水亭长,成天泡在酒馆里,不醉不归。  相似文献   
995.
曾奇峰 《小读者》2013,(10):79-79
不知道“逆反心理”这个词是谁发明的。在所有关于青春期孩子心理的专业术语中,这个词的使用最频繁。但是,这不是个好词,因为它把冲突的原因和责任指向了一方。  相似文献   
996.
桔子 《小读者》2013,(6):73-74
在常规父母的印象中,让孩子看电视、在孩子面前吵架,这些做法都是不合适的。其实,有时候一些另类育儿理念更适合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997.
龚房芳 《少年文摘》2013,(8):98-101
你看起来很平静,但我知道,你的内心和别的家长一样不安。但请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家有女儿,如花似玉,真是步步惊心。为人父母,劳心伤神,可谓处处提防。"这是你的QQ签名,让我感到有  相似文献   
998.
亲爱的孩子,很多人知道我生你生得很不容易。有人会很热情地加注:"长大之后,一定要告诉她,一定要孝顺妈妈才行。"我总会说:"不要给她这样的重责大任。是我要生她的。她也很辛苦啊。"如果你可以选择在一个比较年轻的妈妈肚子里出生,你或许就不会被迫及早"面世",躺在保温箱里,全身插着管子,接受各种检查。不需要在一降落到地球上时,  相似文献   
999.
昭艳 《少年文摘》2013,(1):84-85
想着许诺日记本上的简单密码,想着班主任平日对我的夸奖,想着许诺不经意的莞尔一笑,我终于明白了他们的用心良苦。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孩子,至少在我16岁之前。那年,我被进城打工的父母带到了城里。我知道父母的意思——他们不想也不希望唯一的儿子就这么在乡下学校荒废了前途,因为他们相信城里的教学水平和师资,更  相似文献   
1000.
王石 《少年文摘》2013,(3):56-59
这真是艰难的行程,我完全不分东南西北,仅仅凭着上一次来过的记忆,走着走着就糊涂了。本来应该下午三四点就到姥姥家的,结果一直走到深夜12点。我名字中的"石",是母亲的姓。虽然后来有人说,这个名字隐喻了我未来要爬山的命运,其实非也。我的名字来得简单却郑重,将父姓和母姓集于一身,是一种由衷的宠爱,更是一种无言的期待。尽管姐妹兄弟有8个,唯独我享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