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0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犯罪主观构成是犯罪四大要件中的核心要件,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金融行业职务犯罪多数类型犯罪的主观构成由直接故意构成,这一特征对金融行业犯罪预防工作的启示是:在完善制度控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开展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以消除和瓦解金融从业人员可能产生的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国修订后的《刑法》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规定,通过从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彻底废除类推制度、从旧兼从轻原则、限制法院自由裁量权、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要件科学化、“责之法定”、“刑之法定”等七个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在我国以犯罪构成为核心的犯罪论中 ,符合犯罪构成就等于犯罪成立 ,然而 ,犯罪的本质在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发展变化的 ,只有既符合犯罪构成又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成立犯罪。  相似文献   
34.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本文从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和合同诈骗罪数额的认定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5.
骗取出口退税款罪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危害税收征管法规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该罪构成要件的变化;罪与非罪及“伴生罪”问题。  相似文献   
36.
本文认真反思了我国耦合式犯罪构成的缺陷,通过与大陆法系“递进式”和英美法系“双层次式”犯罪构成体系的比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人权保护理念为指导,力图建立一个以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为范本、与刑法第13条“但书”相结合的科学实用的犯罪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37.
《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入罪。针对实践中醉驾取证难、免刑缓刑适用、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衔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交通违法犯罪案件定罪两难选择问题,立法上避重就轻、条文设计不合理、罪名不统一和量刑失当等缺陷,宜在《刑法》中单列危险驾驶罪,并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客观方面及量刑档次设置专门法条。  相似文献   
38.
陈韦宏 《大观周刊》2012,(19):5-7,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学习、工作、购物、休闲和娱乐,互联网俨然成为了一个虚拟社会,经济关系也渐渐从实体社会渗入到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同时,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盗窃、诈骗、侵占等行为也愈演愈烈,各种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层出不穷。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将刑法285条补充了两款,其中第二款的罪名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使司法实践在面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案件时有理有据。 但是,笔者却不认同该条款存在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应当将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纳入侵犯财产罪中。本文试图从分析网络虚拟财产的内容、性质入手,充分解析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性质以及构成犯罪的四大要件,并论述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缺陷,并对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9.
刘芩 《大观周刊》2012,(14):46-46,44
气质是指个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既决定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又给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蒙上了一层独特的色彩,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它不以个人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气质会对犯罪构成中的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以气质这一独特的视角来研究犯罪构成,将犯罪学的重要问题与心理学重要问题联系在一起,对于全面阐述此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犯罪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客观要件上,二罪的行为前提(负有特定职责)和行为方式截然不同,行为的发生时间也有着重大的区别;在犯罪主体方面,前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任何限制,而后者必须是负有特定义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犯罪客体要件方面,尽管二罪的主要客体要件相同,但次要客体要件却是不同的;主观要件上,一般认为,前者仅限于直接故意,而后者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但实践中以间接故意者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