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爱玲通过《倾城之恋》中白流苏这个艺术形象,写出了女性生命在封建大家庭所受到的沉重压抑和困境,和东方女性的婚恋文化心理;通过范柳原这个艺术形象,写出了对于西方文化的向往,和对于理想男人模式的追求。作品通过“倾城”,写出作者对战争的体验及浸润其中的苍凉感,主要的则在对于“文明”的厌倦,因而渴望摆脱这些“文明”而回到本真生命感。“倾城之恋”的含义,在城市的倾覆使得白、范二人都改变了生存境况,因而暂时摆脱了他们身上的“文明”重负,两颗心方得以互相沟通。  相似文献   
12.
"沙介于生命与物质之间,如水一般,既是固体的,又是流体的;它变化无常又易于掌握;它无穷尽的形态和用之不尽的玩法,从本质上满足了人创造和想象的本性。"  相似文献   
13.
朱成玉 《初中生》2015,(34):15-16
一天早晨,坐在的士里,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收听着本地的一个新闻频道.当时本地发生了一起煤矿透水事故,一共12个矿工被困井下,通过抢救,已经成功救出其中的8人,还有4人生死未卜.忽然,收音机里的音乐骤然停止,插播了一条现场新闻:被困井下7天7夜的矿工已成功救出,正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我看见司机兴奋地自言自语:“太棒了,太棒了!”看他如此兴奋的样子,我问他,那4个人中是否有他的亲戚.“没有.”他说,“我就是为那几个顽强的生命感到震撼.”那天,我们谈了很多,在关于矿工赔偿金的问题上,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都认为不应该仅仅是给死去的人赔偿金,更应该给在井下坚强活下来的人一笔奖金.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极富创造乐趣的生活,也是一种充满爱意的生活:是一种平静而又朴实的生活,又是一种富有而又高贵的生活,更是一种积极明亮、充满快乐的人生境界,清贫且悠扬,富足且高雅。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相似文献   
16.
徐月新 《江苏教育》2010,(10):14-15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我看来,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过程就是对生命的唤醒、对人性的完善、对价值的发现。作为一名校长,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把激活师生潜能与创造力作为学校管理的哲学思考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这本书是一本随笔集,辑录了作者的37篇文章。文章长短不一,既有记述所思所想的短文也有已出版著作的前言后记。这些文章中的一部分先前已经发表过,我也曾经拜读过,但是整本随笔集读完之后还是会被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论深深地触动。这是一本带着体温的随笔集,书中既弥散着自觉的教育情怀,又不乏理性和逻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教学格言:以一颗浪漫、热烈的赤子之心,会晤语文的山温水暖。在我们学校语文老师的心目中,语文是一门最丰富、最美丽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当是一个性情中人,对世界始终保留一份浪漫、热烈的赤子情怀,以最敏感的性灵、最柔软的心,会晤语文的诗情画意和山温水暖;再以最"语文"的课堂方式,斧斫无痕地渗入学生的生命感觉。于是,由倪校长领衔的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广读经典也涉猎草根,倾听雅尼也熟谙流行音乐,钟爱话剧和电影艺术,流连梵高与莫奈的色彩世界,在三亚的落日前、黄山的奇松下集体备课,甚至,背  相似文献   
19.
以市民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地方都市报,视角亲民、信息荟萃,一般靠大信息量的地方新闻取胜.体现在版面上,就是小块消息居多,服务信息居多,处理不好会给人杂乱之感,使读者抓不住阅读重点,从而一眼掠过,没有被吸引,不会产生共鸣,降低了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所以作为都市报的美术编辑,如何整合和提升版面.使之在"鸡零狗碎"中突围,鲜活起来.获得生命感,以其丰满的形式、灵动的情绪,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直接"飞"进读者的心里,便成为我们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孙金鑫 《传媒》2011,(3):64-65
多年前,笔者还是一名教师时,偶尔翻阅到《中小学管理》杂志,其简约、凝练、理性而又不失生命关怀的风格,立即吸引了我。成为其编辑部的一员后,笔者逐渐意识到,这种有"生命感"的期刊风格,来源于"一群有生命感的老编",来源于"老编"们身上浓郁蓬勃的生命气息。这种气息的形成,得益于每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