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52.
邓雨轩 《初中生》2012,(Z2):88-89
正浩瀚星河,灿烂夺目,也许你早已习惯登上山巅,去伸手采摘那片比天还高的星光;巍巍群山,雄壮峭拔,也许你已习  相似文献   
53.
东方神起     
《音乐世界》2012,(21):64-65
为了准备这一次的专辑,昌珉在专辑的主色彩上和制作人俞永镇谈了很多。“唱片一直是我们的作业,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一些风格,另一方面又要寻找和大众关注的交点。我想一般的音乐人也会陷入这样一个困境,我觉得大众化的流行音乐很快就会变会被消磨殆尽,如果只迎合当时人们的口味最终是不能存在下去的,所以要尽可能多的在一张专辑中融合。”(...  相似文献   
54.
打开书,看你在窗的那一端,从凝视的桌面抬起头。聆听,执著的唠叨,伸展出丰厚的生命感觉,唤醒邈远而又让人向往的教育期待。絮絮的低语中没有说教、指斥和责难,只有对现状的承担,对个体的理解和发自生命的指引。  相似文献   
55.
邓媛媛 《新课程研究》2009,(11):174-175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钓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健康心理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才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56.
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小学老师从事的是启蒙教育.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生命特质.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把学生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他们主动追求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57.
郑敏以诗人和学者的双重目光透视百年新诗,发现影响新诗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是语言问题。她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方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一方面,她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写诗体验,提出了自己的新诗语言观:新诗语言应当是一种发自诗人生命内部的、富有生命感的语言;诗人应当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浮躁喧嚣的语言,追求语言的质朴、深沉和玄远;诗歌语言不应当过分透明,而应当是半透明的。另一方面,她从西方回首东方,从中国古典诗歌中获得启示,认为新诗应当找回古典诗词在语言上的"文"性特征,增强新诗的含蓄性;应当借鉴古典诗词在语言表达上的各种特长,增强新诗的艺术魅力;应当继承中国古典诗语的音乐性传统,增强新诗的音乐美。  相似文献   
58.
中国古典绘画以线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形成了东方主义的绘画特征。以线为造型手段使中国古典绘画具有模糊深度空间的特征,形成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的独特空间感型,达到韵律感和生命感的传递。  相似文献   
59.
不管我们是否在思考,或是在寻求解决办法,毫无疑问,我们至少已经意识到了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学生厌学、自杀、人生价值观迷失、生命感虚无、课堂缺乏活力、创造力缺失等问题。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我常常在思考这些问题,然而我的思考无法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我感到了自身以及所关爱和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助、无力。  相似文献   
60.
生态体验德育模式的实践魅力显现为震撼心灵、感动生命的魅力德育实践样式,有效唤醒体验者的生态阅历,诱发生命感动,打开生命梦想,激发生态潜能,显现为一种祛枯返魅的德育新形态。生态体验场是三重生态因子的科学组织与艺术化处置情境,运行机制是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和反思性表达,可以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创设富有价值引领和智慧激发的生态体验之境,从根本上超越枯燥说教,彰显德育文化的亲近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