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92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自古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真相的追求,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现在,信息的丰富与传播的迅速增强人们追求真相的欲望,拓宽了人们追求真相的渠道,当下,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是人们热议的传媒话题之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迈入新世纪的这十几年来,网络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在这个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空前的迅速与便捷,但是所获得的信息也并未真正满足人们对真相的渴求,媒体的舆论导向性与真相之间总是一对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综合体。  相似文献   
62.
《发明与创新》2014,(7):15-15
真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看了这份名单后表示,多数说法过于夸大和绝对,“不是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63.
《今日科苑》2014,(1):11-13
<正>【"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一】院士遭举报论文造假专著抄袭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记者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发现了举报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王正敏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医生,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王正敏申报院士的时候,王宇澄正是他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上院士论  相似文献   
64.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了,可人体实在太过奇妙,似乎有解不完的谜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己身体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有很多发现您可能会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65.
倪蕴韬 《桥牌》2014,(8):54-55
真相时刻(Moment of Truth)最初被用于斗牛,专指斗牛士发动致命一刺的那一瞬间,之后则被推广到各项运动中,就如扑克游戏中翻开底牌的一刹那,此刻过后,一切尘埃落定,再无更改的可能。对于桥牌而言,真相时刻可能是一次毫无线索的飞牌猜断,可能是一次关键的解封,也可能是在牌局的早期就预见到复杂的终局形势。在BBO进行解说时,每当有真相时刻到来,Nyt都会提醒观众,屏息凝神迎接冠军们的又一个伟大或失败的决定。按照《Bridge World》的说法,每一手牌都会有一个关键点,优秀牌手的共同特征是会意识到此刻的重要性,并花大部分精力去思考,而平凡的牌手则会在茫然无知中错过本该属于他们的真相时刻。  相似文献   
66.
眼睛最值钱     
我喜欢假日的时候去逛古董市场,因为会遇上许多古董的行家,偶尔也会遇到自己喜欢的宝物。日子久了以后,认识了一些卖古董的摊贩和一些买古董的收藏家,我逐渐发现,买古董的人比卖古董的人还要内行,有许多卖古董的人甚至对古董  相似文献   
67.
深度报道之所以在报纸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由于它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深度报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也许,一篇报道就能导致一部法规的改变,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8.
走近了,走近了,湿地巨大的身躯侧卧而眠蝶在发问舞蹈风声先于鹤影飞向天际,隐隐约约现在,她轻轻坐起,睡眼惺忪触摸到的体温似曾相识我开始像草一样呼吸而远方,精灵吟唱,仙乐飘飘……  相似文献   
69.
《抹不掉的记忆》是《农民日报》原总编辑张广友年逾七旬时的精心之作。我同他一起做过农村调查,一起合写过文章,还曾在同一个机关工作过,是相识相交相知30年的老友。  相似文献   
70.
庞蕴 《健身科学》2008,(7):56-56
黄叶飘零化作尘,本来非妄亦非真。故宅有情含秋色,无名君子湛然身。注释黄叶于秋风中飘落,不久化为泥尘;瑟瑟秋景,难免令人心情抑郁。然而诗人的心里却没有这种情绪,因为他了知自己清静无碍的本来真心,故而不会执着于这一自然现象。在世人眼里,故宅秋景皆涵蕴着某种有情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