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80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6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始建于1931年,时称龙泉公园。当时这一带为古寺、农田、荒坟、苇泽所分据,虽饶天然清旷之趣,终欠人工点缀之雅。致使社会舆论一致认为:“归绥两城之职官市民.当工作余之暇.尚少一合理游娱调和身心之所。”于是,绥远省政府主席李培基为了“以便市民而涵养其高洁之兴趣,使劳于职业者.得于都会一丈红尘外,别有淑性怡情之地”。  相似文献   
22.
1935年11月,归隐军阀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被施剑翘枪杀。这场复仇奇案轰动了全国,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众多媒体同情并塑造了施剑翘良好的形象,极大地引导了大众情感。在“法”与“情”的论争中,国民政府选择了民意所向的“情”的一面,施剑翘最终被特赦。“施剑翘案”是中国司法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大事。该案表明近代媒体舆论力量的增强,也充分说明媒体导向容易左右大众情感。  相似文献   
23.
社会舆论作为公众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一种映射,对定罪与量刑的影响是双面的,它不仅提升了司法透明度,也因为"媒体审判"的问题引发了诸多担忧。试从社会舆论的含义和特性入手,讨论社会舆论对定罪量刑的影响的利弊,对如何抵消负面影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徐妍 《神州学人》2006,(9):44-45
对于关心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来说,除了关注国内一些具体的就业和创业方面的政策和信息外,适当关心一些有关回国发展方面的社会舆论和动向趋势,无疑也有助于大家综合分析、理性选择。本期的回国发展信息“串串烧”,我们侧重介绍这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5.
1905年,清政府派出以载泽等五大臣领衔的出洋考察团,是为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的第一个步骤。考察政治大臣的选拔颇费周折,最终入选者基本上对宪政持认同态度,展示出清政府对待宪政改革具有相当的诚意。同时,舆论界对考察政治大臣的选拔过程密切关注,行使了批判、建言的职责,总体以支持、宣传清政府宪政改革为主,展示出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具有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6.
潜在舆论是相对大众舆论来说的,潜在舆论分为两类:正常潜在舆论与非正常潜在舆论。正常的潜在舆论是在通畅的社会舆论形成渠道中,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形成的?它具有非主流性、个体性、反社会性及群体特征。所谓非正常潜在舆论是指由于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不畅所形成的潜在舆论,非正常潜在舆论具有一定正义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研究潜在舆论有利干更好地进行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大众传媒的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7.
也谈“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们普遍感到德育“目标过高”,而这种德育又缺乏实效。问题不单在于过高的目标难以实现,更在于它导致对“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的忽视,结果就连起码的目标的实现,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多年来一直呼吁严守“德育的底线”。只是千呼万唤,实际情况并无根本的改变。《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4年第5期发表的题为《“底线”教育:学校德育的新模式》的署名文章中,尖锐地指出:“社会转型期学校学生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现实,使如何保持学生品德水平滑降到某一个‘底线’后不再滑降,成为我们难以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作者基于这种…  相似文献   
28.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和社会舆论载体的报纸,如果缺少言论或言论呈现弱势,势必影响它的宣传效果和舆论威力。长期以来,地市党报的言论习惯根据《人民日报》及省报这一个时期发表的言论内容来组织本报的言论,而这些仿造的言论从主题到内容都相差无几,缺少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市党报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9.
“新闻语境”应有大小之分,大的新闻语境指整个新闻事业影响所及的社会舆论环境,比较宏观;小的新闻语境则是指某一具体消息报道、某一具体新闻表达所涉及的传播环境,相对微观。这里所议是小的新闻语境。  相似文献   
30.
任何社会,要维持其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都有必要采用各种方式、手段对社会实施控制。社会舆论借助其独有的控制工具--大众传播媒介,对整个国家生活包括政治民主、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民众伦理观念的形成,负有一份特殊而不可取代的道义责任。很多时候,它是客观公正的文化表征,是社会普遍道德原则的灵魂和化身,它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