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80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68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党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舆论引导作用,舆论监督应是题中之义。加强舆论监督,地市党报任重道远。新闻媒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舆论,较为重大的批评、揭露、监督、调查首先不能脱离党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32.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每个人的道德实践,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贯穿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使"八荣八耻"变成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一名职教专业课教师要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  相似文献   
33.
邓聿文 《留学生》2011,(7):35-36
南科大作为高教改革的试验田,其举一动备受社会舆论关注。而最近发生的两件事,一是深圳市组织部门对南科大进行的局级副校长选聘,二是教育部新司发言人续梅有关南科大要坚持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讲话,暗示南科大自主招收的学生应该参加高考。让人担忧其改革到底能走多远。些舆论也据此认为,南科大将不得不回归行政体制,重蹈中国已有大学的覆辙。  相似文献   
34.
樊纲 《留学生》2011,(7):44-44
近两年社会突显一种学历打假现象,打假者以民间身份出现,本人往往也是成功人士,打假者以揭海外学历成功名人隐私、抠其疮疤,以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打假者借助名人效应,很快也成了名人。这一打假现象似乎很不正常.打假者只针对个人隐私、疮疤,打来打去都打成了私敌?找名人纠缠,然后也成名人。  相似文献   
35.
沈秀芬 《师道》2012,(6):30-30
目前学生的辛苦几乎是大家的共识,他们的休息时间往往被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补习班所取代。社会舆论呼声一片,各类减负减压的报道也屡屡见之报刊,这股风曾一时刮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就在学生倍受关注的同时,教师却成了相对冷落的群体。少有人认为教师是辛苦的,他们的加班加点被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奉献,他们的呕心沥血被看成是“辉煌成绩”的筹码,他们获得的劳动报酬与颇多的假日让人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36.
武瑾  武妍 《今传媒》2012,(5):30-31
本文通过对人民邮电报和央视对于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两方媒体的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探析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并且提出新闻对于大众的信息判断力和舆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37.
申志国 《大观周刊》2011,(50):224-224
学术泡沫、学术虚假当今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更是成为社会舆论抨击的中心。比如某大学原法学院院长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版过十几本专著,而某经济学院一位副院长则曾制造过一年申报“1300万字”科研成果的惊人记录。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报道不时见诸于报端,当事人不仅有普通学校的教授更有甚者是著名学府的名师专家。中国学术创新在惊人增长的学术论文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8.
言论     
《当代教育论坛》2010,(12):128-128
教育,也需"中国信心"。"中国信心"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强决心和科学决策;离不开各级教育战线工作者对科学决策的有效执行和改革实践;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和社会舆论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39.
女性地位及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始终未被客观如实地反映,尤其是女性人才的培养,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社会传播媒介作为信息的聚散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女性人才的定位与培养,因此,如何加强传播媒介对女性人才的定位与引导,使得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得到社会公众与法律法理的认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0.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级党报,我们的道义之所在,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搞好宣传,凝聚力量,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就是要以及时丰富、有力有效的新闻报道,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真正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切实做到一心向党,办报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