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22171篇
科学研究   1070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640篇
综合类   910篇
文化理论   127篇
信息传播   2220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835篇
  2014年   1940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1661篇
  2011年   1983篇
  2010年   1824篇
  2009年   1937篇
  2008年   2261篇
  2007年   1852篇
  2006年   1396篇
  2005年   1326篇
  2004年   1221篇
  2003年   1126篇
  2002年   1108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本文从盈余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角度,对盈余质量的内涵进行解释和定义。文章认为,盈余质量的内涵应融合可靠性和相关性,盈余质量是基于有助于决策的前提下,在鉴别当前盈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当前盈余对未来期间盈余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2.
论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高层次心理需要和普遍追求。尊重人的自我实现愿望和权利,对于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人的价值,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以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依据,引导人们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自我实现观,树立科学的自我实现观.创造出既对社会有价值又拥有个人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3.
90年代《四库全书总目》研究论文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研究,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研究模式,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与创新,对《总目》的价值及其深层的内涵进行了全新的探讨与研究,诸如《总目》的经世价值取向、文化价值、经学观、西学观、文风观等,将《总目》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4.
自 3月中旬,中国记协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以来,全国各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此期间,在《中华新闻报》、《中国记协》、《新闻战线》等报刊上,陆续发表部分同志围绕这个问题撰写的文章。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总的说来,当前新闻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这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之后,新闻界所遇到的严峻挑战的需要。具体说来,其现实意义主要有如下两点:   第…  相似文献   
105.
作为班级管理,老师要正确树立学生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讲究科学的处理矛盾的方法,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应试考育下语文教学、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理念灌输,轻情感陶冶。学生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低下,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彻底转变观念,真正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学生观,努力构建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大语文体系。  相似文献   
107.
世界近代史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8.
这次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要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融合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重新赋予它应有的魅力。而要让这种“回归”落到实处,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共同运动的过程,充盈着浓厚的生命色彩。制约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前,就品德课堂教学所反映的现状和新课标所强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9.
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对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重视学生早期的道德教育 ;德育内容应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 ;创设有针对性的德育情境 ;德育过程学生主体化 ;尊重差异 ,实施个性化德育。  相似文献   
110.
中国近代以来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 ,首先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涵盖科学 ,从而使人文精神遮蔽了科学精神 ;其次是功利主义科学观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