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22173篇
科学研究   1071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640篇
综合类   910篇
文化理论   127篇
信息传播   2220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835篇
  2014年   1940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1661篇
  2011年   1983篇
  2010年   1824篇
  2009年   1937篇
  2008年   2261篇
  2007年   1852篇
  2006年   1396篇
  2005年   1326篇
  2004年   1221篇
  2003年   1126篇
  2002年   1108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590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1.
李贽在《童心说》中将八股文视为能够寄寓"童心"的"天下之至文",是由他的八股文观所决定的。李贽的这种八股文观,指的主要是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无须仰人鼻息、不必谨守程式以至因文害意的"场下之文"。利用这种"代圣贤立言"的"场下之文",或顺题发挥,或屈题从己,二者均可以抒发胸臆、寄寓"童心",而后者在思想史上和阐释学上的意义尤其值得注意。李贽以《说书》中的四十四篇八股文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寄寓自己的思想和学问。  相似文献   
32.
从医学模式健康观的转变,提出健身应以健康理念为依托,树立“三维健身”的观念;阐述在新的医学模式健康观中,健身的健康职能体现在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观上,并在其中起着促进、协调、连接相互之间关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卢梭早在三个世纪前就在<爱弥尔>中提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但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界仍在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发展个体、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孰重孰轻的争论中喋喋不休.人文学者在教育改革中一次次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又一次次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前低下头来.即使如此,教育仍然需要梦想.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多尔的课程观就是他的乌托邦,读他的<后现代课程观>,让人充满梦想的激情,又深感现实的冷峻.  相似文献   
34.
对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习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讨论,并提出《GX》的“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是一种新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35.
36.
民主法治是公民政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进行政治观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民主包含五个层次的含义,即民主性质,民主形式和民主运转,对青少年进行民主观教育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青年学生进行法治观的教育,关键是要树立他们的宪法观念和依法治国观念。  相似文献   
37.
有些必须遵守的学生的纪律规则是让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好还是由学校行政或教师规定好,这是纪律教育中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8.
智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突破,对体育教学理论与体育教学观念的改革有着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为我们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本文力图对新的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相结合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9.
本文阐述了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更新体育教育评价观的必要性,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教育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说:“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使广大读喜闻乐见。”当我们在坚持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了政治家办报,坚持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之后,如何能够使我们的新闻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关键是引导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