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4285篇
科学研究   391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426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1.
圆,具有十分丰富的性质,我们在处理直线形问题时,有时可借助圆的性质,使问题获得简解、巧解.  相似文献   
92.
在诗词中,语符的作用已不仅仅是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指称事物、构建意象是语言在诗词中的主要功能。而意象的选择、组合的形式在诗词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语符的选择组合和对意象的润饰作用,直接制约着意象表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K-拟共形亚纯映射,建立了平面上K-拟共形亚纯映射的一个基本不等式,应用它们把一些亚纯函数的基本结果推广到拟共形亚纯映射。  相似文献   
94.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因受中英两种不同文化思维影响而产生的学生在英文写作上的句子形合(hypotaxis)障碍作了实例剖析和理论探讨,从文化思维冲突的角度,从理论上探索了学生写作英语句子存在的形合障碍问题,为改进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95.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整体思想.要求掌握和理解的数学方法有: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待定系数、分析、综合、图象等方法.以上思想和方法往往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如分析、综合、公式等方法可适用于一切问题的研究.消元、降次、配方、换元、待定系数等方法适用于对数或式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有助于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例说初中数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以能引起读者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视.  相似文献   
96.
《文选笺证》(简称《笺证》)是清代一部有意于补正李善注的训诂学著作。其训诂之方法有三:一曰声音训诂法;二曰以形索义法;三曰比较考证法。总结《笺证》训诂之得失,可予现代注释学以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6册第16课<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中有这样一句话: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课下注释是这样写的:拿出袖子里笼着的铁锤,一锤打死晋鄙.前一个"椎"是名词,后一个"椎"是动词.袖是"藏在袖子里"的意思.  相似文献   
98.
凸状球帽形弯曲液面下由液体重力产生的附加压强,与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相比较,在通常情况下,由液体重力产生的附加压强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99.
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是依靠词序或表示语法关系的“孤立语”,而属于印欧语系的俄语则是词的本身有形态变化的“屈折语”。对汉语动态形容词与俄语形动词在概念、构成、体、意义、功能六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在特征上相似,都能做动词,又能做形容词。但汉语中的动态形容词由形容词转化而来,动态性和动词性很强,而俄语中的形动词由动词转化而来,形容词性强,动词性弱  相似文献   
100.
关于形近字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是汉字演变过程中分化与简化的结果,但没有较详细的论证。笔者以现代汉字中的一些形近字为对象,分析了几十组彼此间有音义关系或是有造字义联系的形近字,并探讨了其形成的过程,以期揭示一些由汉字分化与简化形成的形近字的成因,给汉字研究和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