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28篇
  免费   608篇
  国内免费   1026篇
教育   72929篇
科学研究   18764篇
各国文化   88篇
体育   1440篇
综合类   3217篇
文化理论   447篇
信息传播   30377篇
  2024年   641篇
  2023年   2509篇
  2022年   1443篇
  2021年   2205篇
  2020年   2377篇
  2019年   2159篇
  2018年   1157篇
  2017年   1872篇
  2016年   2518篇
  2015年   4124篇
  2014年   8622篇
  2013年   7649篇
  2012年   9107篇
  2011年   9825篇
  2010年   8742篇
  2009年   8952篇
  2008年   9663篇
  2007年   8262篇
  2006年   6638篇
  2005年   6270篇
  2004年   5634篇
  2003年   5234篇
  2002年   4437篇
  2001年   3353篇
  2000年   1974篇
  1999年   736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胡国祥 《青海教育》2004,(12):31-32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情”与“美”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9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化图书资料已进入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并以其特有的快速、高效和便捷,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3.
李先竹  胡少林 《中国德育》2005,(9):59-60,76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了多元文化,面临文化碰撞的农村小学生,由于活动范围狭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常常会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而传统德育存在着单向演输、机械训练、封闭保守、标准化等压抑学生创造意识的弊端。因此,农村小学需要探索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9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传统的以原始文献为主的服务方式受到冲击,只有深化信息服务,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
新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新环境下信息资源除印刷型载体外,电子出版物整合进入图书馆,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类型,信息服务将以印刷型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为主。  相似文献   
96.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图书馆发展探索   总被引:136,自引:0,他引:1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呈现出社会化、个人化、精品化、集成化、立体化、高优化等特点。图书馆应从服务思想、服务设施、服务资源、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信息服务角色等方面制定发展策略。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9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定义,列举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及内容,提出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98.
论超文本技术在分类法编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文本是检索语言编制和维护理想的技术支持手段。使用超文本技术 ,可以改进分类体系中主题之间多维关系的揭示、从多个角度组织信息资源、进行轮排、设置镜像类目、动态组织分类体系以及联结不同的检索系统、联结说明与规则系统等。同时 ,应注意从超文本结构的角度重新审视原有的关于知识组织的理论、方法 ;探讨新技术方法的使用特点和规律 ;研究分类结构中整体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9.
随着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传统图书馆受到冲击 ,并逐渐向现代电子图书馆转变 ,本文剖析了转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0.
网络传播媒介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构传统美术批评体系中的批评家与批评话语权之间的关系入手,就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网络传播媒介对传统美术批评体系的解构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从网络美术批评语言的重构、批评话语权的平民化方式、批评的学理完整性和依据以及批评的思维方式等方面对当代美术批评方法论的拓展进行了思考性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