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8895篇
科学研究   458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441篇
综合类   582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121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848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749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565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从原生态艺术美学的视角探询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其存在的地域文化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探询如何更加有效完整地继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  相似文献   
992.
中国贺岁片经过长期发展和艺术积累,确立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任务凸显出来。要建立成熟而独特的中国电影的商业美学,应该经过中国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检验,它将是主流价值和娱乐价值、商业性和艺术性、本土性和全球性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93.
骆冬青:《形而放学——美学新解》骆冬青教授主要致力于美学研究,近年来出版了《心有天游:明清小说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二十世纪中西比较小说学》(副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文艺之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形而放学——美学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等专著。《形而放学》以美学为制高点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与文艺学家周来详,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在批判继承前哲和时贤的基础上,发展了当代实践美学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建构起独具特色的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他综采众长、融会贯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美学意义上,先秦"以貌论人"时尚是一种积极性现象,反映出先秦人自我欣赏审美意识由注重外美转向关注内美的深化迹象。它奠基于先秦美学对人之外美与内美相通性的意识自觉,同时又是先秦以形写神论的哲学、美学思想和取象思维共同作用而催化成熟的身体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96.
世界正向"休闲时代"迈进,而休闲不仅是消遣娱乐活动,还将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态存在论美学关注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这对休闲理论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休闲活动中也应将生态美学所倡导的理念予以实践,创造和谐、诗性的生态式休闲。  相似文献   
997.
格尔诺特·伯梅重视城市气氛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居民对气氛的主观经验。人们既可以通过视觉感知气氛,也可以通过听觉与触觉感知。城市气氛主要包括联觉性气氛与社会性气氛,它虽然被主观感知,但具有准客观性。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气氛能够影响自然,可以根据城市居民的感受来营造城市气氛,并规划和保护城市环境,保障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998.
生态美学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出现生存危机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美学理论形态,与其它美学理论形态相比,它有着其特殊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999.
城市总是与艺术存在着历史、美学和政治上的联系,同时也作为艺术的主旨和宝库而发挥作用。艺术已成为城市的公共叙事者,并带来了欣快的特征。它虽然在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格,但都体现出公共性。当然,不同城市的市民对公共艺术的审美态度与选择并不相同,这既因为公共艺术创造存在艺术家与城市风格的差异,也因为不同城市之间的历史与文化差别导致了市民审美价值观的差异。对公共艺术需要一个新的认识,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艺术“欣快”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领域“欣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不能同意赵卫防先生对《以和为贵》作出的判断,用“思辨”和“黑帮文化”来界说此片是一种不太合适的介入思路。从电影本身各形式因素来看,《以和为贵》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并不弱于《黑社会》。用西方电影和戏剧的观念来衡量、诠释香港电影并不一定是最佳和唯一的选择,由中国古典戏曲与香港电影在美学特征上的联系入手,是一个新颖且可行的选择,这种研究思路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