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740篇
科学研究   26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71篇
综合类   269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4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考试周刊》2021,(33):147-148
高中音乐课贯彻立德树人思想,构建育人新模式,多途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深化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72.
73.
《考试周刊》2019,(90):129-130
美育融入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联系密切,具有互促性。美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够实现"以美养心""以美启智"等教育效果。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美育融合,可从内容、形式、情感等方面切入,以文化之美养心,以情境之美激趣,以理性之美启智,以情感之美动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4.
本文要阐述的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将自己头脑中有关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行外化,用"画图形"的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数学语言美。因为"画图形"的过程是一个"现原形"的过程,它能凸显题中的主要内容,直观地展示题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且要重视学生"原生态"的表达,这种表达可能"天真",但却是学生对问题的真实理解。  相似文献   
75.
毋庸置疑,教学审美的心理张力既让课堂激情飞扬、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对美充满探究的激情和欲望,实现全面发展。语文课堂中的审美的张力效应主要表现在跳出课堂看课堂,有大视角;深化课堂看  相似文献   
76.
77.
孙芬 《现代语文》2014,(9):91-92
一、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审美教育专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由此可知要实施全面的教育,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对于塑造人格、完善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周扬同志称:“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缺一不可的。在现代化教育中,没有美育是不成的。”  相似文献   
78.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审美形式影响人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美育除了同其他教育方式类似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独特之处。美育可以育德、启智、强体、培养健康心理、激发创新能力等等。美育与大学生成才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前,教育改革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教育是小学美术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已深入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已经引起包括美术教师在内的许多科任教师的深切关注和认真思索。所以美术教育对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重分析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80.
《学周刊C版》2015,(31):184-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有知识、有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逐渐被提上日程。因此,从幼儿时期普及美育有着长远的意义,探索普及幼儿美育实施途径成为幼儿教育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