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12篇
科学研究   18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992.
《宁夏教育》2005,(6):72-72
确定阅读目的,即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能力,恰当地、有的放矢地组织阅读活动。首先,要确定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包括课文和例题,还包括教师根据所学内容准备的有关学习材料或提供的信息。有的完全放给学生阅读讨论,也有的需要教师从中择取部分内容、段落、语句提供给学生阅读。其次,阅读前要让学生明白本次阅读的目的,教师既可以针对阅读材料提出阅读提纲,又可以放手让学生阅读、讨论。具体要求要以目的为依据。这样,学生便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内容,根据个人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知识的准备状况展开阅读活动了。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依赖的不是在校期间学的书本知识,而是自己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如何推进新课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潜心研究和热烈讨论的问题。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大学后成绩平平。究其原因当然跟其自身放松要求有关。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够,特别是自学能力缺乏。在中学时。学生在教师手把手的帮扶下,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对教师“教”的过分依赖;而到了大学。一旦自己的“学”离开了教师的言传身教后.于是就处于“无政府状态”.学习热情不高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过程不清晰。这都是不会学习、缺乏自学能力的表现。固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面面俱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些成绩有多少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呢?有人说.现在中高考考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话不无道理。学生最后成绩的好坏,跟教师特别是最后一个阶段的教学有无抓住重点、有无狠抓教学各个环节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笔者认为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一种学习能力。所以要解决上述矛盾就要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