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1篇
教育   573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目前我国大学的英语考试大都采用了多项选择题,且大至全国性的统考,小至学校一门课程的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可以高达85%。这种形式的考试还被冠以“标准化考试”、“是客观题”,并认为具有“阅卷省事”等特点,导致人们对此类试题产生不客观、不全面的认识。实践证明,此类试题的缺点和负面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还十分严重。因此,恰如其分地评价多项选择题,这对大学英语考试的正确导向、对英语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2.
93.
顺利“pass”CET既需“内功”也要“秘诀”,其中快速阅读独具奇效。然因受汉字阅读习惯所累,学生普遍存在“逐词阅读”等弊病,致使读速过慢,事倍功半。必须彻底抛弃诸如“边读边译”、“心里默读”等“慢读”习惯,在注重平时“泛读”基本功的基础上,加强“跳读”、“意群视读”、“猜读”训练,使阅读理解走上“快速之路”。  相似文献   
94.
本栏目将对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各种形式的英语考试进行要点分析讲解和预测,以便相关读者进行考前参考或考后总结。涉及考试包括:托福,GRE,雅思,托业,公共英语,口语等级,高考,大学四六级,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由于页面有限,更多内容请参阅光盘或浏览杂志网站。  相似文献   
95.
黄晴 《中学教育》2006,(8):39-39
据报道,南方某高校的两名英语外籍教师今年自愿做了高考英语试题,结果成绩并不理想,其中一人还不到70分。中国的英语试题难倒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老师,似乎像个黑色的幽默。这件事只能说明,我们的英语试题是一种自成体系的东西,与实际应用能力有相当的差距,他们不能适应。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的特点、题型、考试的弊端和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出发,较为系统地大学英语四、六级统一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及其改革等几个方面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正好久没有上网,每天都在为某知名英语考试疲于奔命。从学外语这件事,竟然能联想到做一个普通人的勇气,纯粹出于个人原因。准备考试是为了继续上学,继续上学是为了避免成为一个普通人。  相似文献   
98.
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高职考试并不能体现出高职的特点。在能力本位视角下审视高职英语考试现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要优化高职英语考试就要从明确能力本位的考试目的、考试内容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察等几方面入手。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进行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99.
范泽民 《考试周刊》2012,(32):94-95
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听的技能作了具体的要求,在英语考试中,听力测试题占有一定的比分,但许多学生对听力有畏惧感。所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使他们达到目标要求,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努力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呢?一、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确保听力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听力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0.
周怀宗 《教育》2012,(5):32-33
汉语考试能够提升国人对汉语的运用能力,这是好事。但是不要拿它当敲门砖,不要做成过关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汉语能力测试立足于提高使用者的汉语应用能力,是公益类社会性考试,采取考生自愿参加的方式,在政策上不与升学、就业挂钩。然而,国人真的需要一场母语考试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