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79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教育   223339篇
科学研究   9057篇
各国文化   104篇
体育   696篇
综合类   6152篇
文化理论   361篇
信息传播   14295篇
  2024年   924篇
  2023年   3485篇
  2022年   1892篇
  2021年   4163篇
  2020年   4467篇
  2019年   5440篇
  2018年   2816篇
  2017年   5284篇
  2016年   8107篇
  2015年   11430篇
  2014年   27003篇
  2013年   21211篇
  2012年   21247篇
  2011年   25838篇
  2010年   21168篇
  2009年   16996篇
  2008年   15740篇
  2007年   11296篇
  2006年   8514篇
  2005年   7674篇
  2004年   9587篇
  2003年   6090篇
  2002年   4890篇
  2001年   3335篇
  2000年   3394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42.
支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注重学生知识和意义的主动构建,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搭建问题支架、图示支架、情境支架、范例支架等策略,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参与中,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43.
写作教学的过程,首先应当重视文化的阅读与熏陶。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写作中,怎样实施阅读于写作的教学模式呢?这是写作教学中必须理清的问题。体验式阅读,是写作人才培养的必有含义。体验式阅读,应该放在协同育人平台、课程融合教学中实施,还必须紧贴生活,体现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4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变得现实可行。本文基于CBI理论和ESP理论的研究,针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分析当前大学英语ESP教学现状,提出以网络"翻转课堂"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ESP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问卷调查、访谈等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及其结果分析,从模式设计、教学方式、自主学习等方面初步论证了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综合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45.
创新创业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教育对象创新意识不足、创业能力低下,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设置融合度不够,缺乏多元评估体系和实践教学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建设大学英语与创新创业融合课程,建立健全多元评估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6.
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将人们带入移动阅读的时代,促使人们观看新闻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移动阅读时代新闻报道形态的现状,着重探讨了新闻报道创新形态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新闻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7.
《考试周刊》2019,(51):96-9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呈现学生学习效果和英语素养,让教学和学习得到更好地融合。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分析了家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其次对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家文化的形成性评价的实践。  相似文献   
48.
小学英语教学应植根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有效整合生活资源,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英语表达兴趣,开展英语交流的体验和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小学生英语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49.
50.
拓展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拓展阅读方面,教师要基于儿童的接受能力,基于儿童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基于因需对接的阅读要求,探索出有效策略,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