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18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刘定龙 《钓鱼》2013,(8):18
"细鱼"一词是笔者的杜撰。2003年,我在《钓鱼》发表过一篇名为《钓细鱼》的文章,专门介绍了手竿野钓中比较精细的钓法。10年后的今天再看这篇文章,感觉当时讲的内容,很多是可圈可点的。当时用着简陋的装备,能用小钩细线把摄食轻微的猾鱼钓好,这对今天广大的普通钓友来说,仍具有参考性。用简单的装备"钓细鱼",小钩细线调低目钓低  相似文献   
92.
拉蚯蚓     
张炎冰 《钓鱼》2013,(12):23-23
小米颗粒小、轻,不能直接装钩:红虫细、短、体薄,一旦装钩时刺穿了,体液流失只剩一层皮效果就差了,所以有拉小米和拉红虫。蚯蚓,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以它为饵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和粗度,让钩尖从头部或体侧刺入,也可以按钩的长短掐成段装钩。传统钓用虫饵都是藏钩于饵,可是活蚯蚓蠕动伸缩,一旦刺穿了露出钩尖,有些鱼就不咬钩了。  相似文献   
93.
酸臭饵     
张炎冰 《钓鱼》2013,(15):14-14
鲢、鳙习性相近,都是在上中层生活,偶尔也会沉底,靠鳃滤食,主食浮游生物,不食面团、蚯蚓等有形饵。用坠钩沉底的"传统钓"很难钓到它,偶然中钩都是在猛提快刺时挂的。台钓后不同了,搓雾化饵钓浮、钓中、钓离底能钓到鲢鱼,钓底则会中鳙鱼。钓鲢鳙雾化第一。水深不超过4米,底雾集鳙,悬雾聚鲢,形成鱼摞鱼。环境合适(如背风),窝做得好,锁定立柱状雾区钓行程,是手竿狙鲢擒鳙最有效的方法。池塘用沤得发臭的  相似文献   
94.
无味料     
张炎冰 《钓鱼》2013,(16):11-11
钓鱼,浓引淡钓,竞技钓鱼更甚。用浓腥浓香饵招鱼、引鱼,可是一段时间后鱼浮躁了,嗅觉迟钝了,用浓腥浓香不如淡腥淡香,再后来淡味也不行了,要用无味的米饭粒和不加任何调料的面团。诱钓分离的传统钓时代,钓鲫鱼、鲤鱼用米饭粒、面团、煮熟的红薯块、蛆或蚯蚓。其中红薯是香甜饵,蛆、蚯蚓是腥膻饵,米饭粒、面团除了色白什么味都没有。商品饵中的尺上、  相似文献   
95.
郑俊杰 《钓鱼》2013,(17):61-61
这是一个炎热的中午,两天没碰钓竿的我手痒难耐,便赶到金沙江畔竹林之间,选一林荫下的涵洞,面北背南坐定。以鲤鱼为目标鱼,故用商品玉米粒打窝,所用钓具为5.4米鲤钓竿、3号主线、1.2号子线、6号伊势尼钩,钓饵为大红蚯蚓。约二三十分钟,星漂一抖一冒,我赶紧扬竿,一虎口鲫入护。约四十分钟,一条约七十克的岩鲤入护。随后两条"鱼蜂子"入护。约一小时后,钓点发窝,成串鱼星出现。这表明大鱼进了窝,对于钓鱼人来说当然是喜讯了!串串鱼  相似文献   
96.
近些年来,受天气变化的影响,鱼情复杂多变,就算到了秋天钓鱼的黄金季节,鱼也不好钓。就是我们这些常年征战水库湖泊、经验相当丰富的"老钓徒",也常常找不着北,有时,还真不知道这鱼该怎么钓。经过几年的垂钓摸索,笔者认为,现在中晚秋的天气变化大,水情变化也大,导致鱼很不好钓。原来"一根钓竿一根线一包蚯蚓钓一天"的方法已经不能应对当前的鱼情变化了。在钓具装备上,一定要做到齐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是很难获得丰收的。  相似文献   
97.
凤凰湖钓鱼     
苏文宣 《阅读》2013,(11):25
假期里,我到安徽的凤凰湖去玩。那里湖光山色,景色十分迷人,但最有趣的莫过于钓鱼了。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湖边,向门卫要了一根鱼竿、蚯蚓和小板凳。湖水在夕阳下波光粼粼,水中不时地泛起泡泡,嘿嘿,肯定有不少鱼呢!我拿出一条蚯蚓,小心地穿在鱼钩上,然后将鱼钩抛向空中,鱼钩划出  相似文献   
98.
《垂钓》2013,(9):63-63
自打我学会钓鱼之后,我便成了一个“地质学家”,不过只限于从土地里找蚯蚓。现在钓鱼时我常带一个小铲子,看到哪里可能藏有蚯蚓就开挖,而且准确率还蛮高的。  相似文献   
99.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七年级生物学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但由于实验中的主角“鼠妇”在有些学校(特别是城市学校)来说,“货源”不足,影响了实验的开展。而蚯蚓。则比较容易得,学生也熟悉。我们经过实践,用蚯蚓替代鼠妇来做“水分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探究,取得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凯文·凯利提出这个问题——"科技想要什么?"看上去倒是颇有深意.你想想看,我们会不会问"火车想要什么?"或"钢笔想要什么?"当然不会,我们也不会问"蚯蚓想要什么?",因为我们不会对那些我们认为它们没有自由意志的低级生物问这样的问题,更不用说对没有生命的东西了.现在凯文·凯利问"科技想要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他已经将科技视为一个有生命、有自由意志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