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43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造成英语句子意思不连贯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一、缺少必要的过渡性词语例如:I could see Helen and several other girls in the room.I didn’tenter.  相似文献   
102.
103.
审清题目,扣题行文,是考场作文的重要能力之一。扣题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考场作文,决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看是否切合题意。而扣题行文,注意运用特色标志显示自己的运思给阅卷者以思路明晰、结构匀称、行文严谨、文气贯通的感受又常常是高分作文一个既"普通"又重要的特点。考生因扣题不紧造成的分数损失,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损...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从翻译写作的角度,就当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从写作的角度,对提升翻译技巧及其效果进行一定的探讨,旨在为译者从写作学的角度,提供一些行文技巧,使译语更加符合母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流畅。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针时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中国学生们经常出现的将母语的写作模式强套在英文写作中的普遍问题,及时目的语——英语语篇衔接与连贯方式忽视的现象,介绍了实现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手段。同时,结合大量教学实例对学生因不了解英汉语篇衔接连贯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写作错误进行分析,并建议英语写作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时语篇整体结构的设计和运用英语衔接手段的能力。期望能时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从语篇的组织方法出发,划分了四种主位推进模式,并探讨了主位推进与语篇连贯的辨证关系.笔者认为,主位推进的研究可以揭示语篇连贯的实质,正确地选择主位推进模式有利于连贯语篇的构建;反之,如果主位推进模式选择不当或不遵循主位推进,就有可能导致语篇的混乱和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7.
一、引言 写作是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是对所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写作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强。但大部分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仍是一个弱项,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等问题上,而且在语篇连贯与衔接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欠缺。  相似文献   
108.
隐喻具有语篇连贯功能,把隐喻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且能从认知的高度深入理解篇章所表达的内涵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写出生动、形象、连贯、通顺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109.
翁冰心 《考试周刊》2011,(18):83-8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针对农村作文教学的实际,本文主要尝试从作文素材积累、行文组织方法指导、修饰、修辞方法指导等来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0.
一篇好的书面表达在体裁、人称、时态等正确的基础上,用基本无误的语言把内容、要点全部或基本写出来非常重要,同时考生还应兼顾行文连贯、文章通顺,则能更好的表情达意,以期取得较高分数。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关于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第五挡(很好)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