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43篇
科学研究   8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6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话题结构分析法是由芬兰语言学家Lautamatti创建起来的语篇连贯研究方法。该方法侧重考察句子话题与语篇主题间的语义关系,研究语篇中不断重复的关键字词的推进模式。通过研究句子话题的推进方式,可以了解到语篇的组织形式,考察其语义连贯和统一的情况。因此,本文拟从话题结构分析法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语篇连贯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刘火泉 《海外英语》2011,(2):240-241,243
该文从语用的角度详细探讨了代词的谋篇功能和人际功能,阐述了代词在谋篇方面的照应和衔接作用,指出它们可以对语篇连贯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代词的使用还具有人际修辞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语言的礼貌原则;代词语义的理解离不开具体上下文语境或语篇外现实情景。相信此类研究会对进一步开展对其它词类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论包括三个主要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对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的小说<哈里·波特>中文译本进行分析,探讨译文如何达到为儿童翻译,为儿童服务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34.
欧阳燕 《海外英语》2011,(8):268-269
针对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笔者尝试在话语的框架下分析衔接和连贯的关系以及衔接和连贯是怎么作用于话语的。该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衔接和连贯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接着区分了篇章和话语这两个术语,最后基于话语分析了衔接和连贯在话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5.
师:思想感情动于内,语言文字形诸外,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是一个人写作能力高下、优劣的核心内容。科学家们也曾对不同学科的某些数据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当代青少年的智能应当包括多种彼此相互独立的能力。而被列在这些能力第一位的正是语言能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引进、发展与完善和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透过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在该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而且可以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7.
行文中记叙人物对话的格式有三种:(一)××说:"……,……。"(二)"……,……。"××说。(三)"……,"××说,"……。"有几点需要说明:一、"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冒号、句号或逗号)因所说内容的位置的不同而有区别,必须按上面的格式使用,不得变更,尤其是第三种格式中有人在"说"的后面往往不恰当  相似文献   
38.
目前对语篇连贯的研究颇多,但对诗歌语篇连贯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大多从传统修辞之类的衔接手段来探讨。而诗歌作为一种高端语言艺术,其语篇连贯的生成(作者)和理解(读者)不是单靠语言形式上的衔接,而需语言使用者(作者/读者)极大限度地调动其心理连贯机制,激活相关百科知识才能有效完成。从认知诗学的研究理念——促成更好的作者和读者,以Langacker的意象识解理论为指导,围绕认知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进行语篇连贯研究。  相似文献   
39.
语篇应该具有连贯性,语篇连贯是依靠语篇衔接关系建立起来的。实现语篇连贯的衔接机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显性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而隐性衔接则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不可缺少的方式。二者相间使用,相互补充,促成整个语篇连贯的建立。  相似文献   
40.
吕谦 《四川教育》2006,(1):24-26
新的学期开始了,老师们如何在纷杂的教学工作中做到“胸中自有一盘棋”?犹如”油盐柴米”是生活的永恒,开学之初必做的三件大事:拟订教学计划、精心备课、上好开学第一堂课则是诸多事情的重中之重;犹如“油盐柴米”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其“席地”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学之和的三件事,在新课程背景下也应该有更鲜明的时代个性。这就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