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品味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最近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对教师独具匠心的词语教学感触颇深。〔片段一〕理解《蜗牛的奖杯》中"遥遥领先"一词师:(将小动物赛跑的图片张贴在黑板右侧)同学们看,比赛的小动物们,它们跑得多带劲!小蜗牛表现怎样呢?生:很出色。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很出色?生:我从"遥遥领先"这个词语看出来的。师:你找得真准,知道"遥遥领先"的意思吗?(学生一片哑然,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很强的解词  相似文献   
52.
<正>本人从教语文教学以来,有过成功的体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总结了一些浅薄的经验,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用多种语文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教师课堂语言要幽默作为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对我们和学生来说很重要,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个平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但是由于有些学生的基础不够好,认识水平和理解水平有限,缺乏学习  相似文献   
53.
正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对词语的正确理解,有利于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利于积累书面语言。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以词解词,而应该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解词,让学生品味、理解、积累并运用。一、图文结合,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语,乐在其中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词语单靠解释,会越讲越糊涂。可借助画图、贴图的方  相似文献   
54.
初中古诗文教学往往有一通病:只重解词译句,疏通文意,而轻视文本解读,导致文本教学支离破碎、生硬无趣,少了本该有的"语文味"。本文以古诗文中细节的勾连拓展为突破口,拎起"言文并重"的古诗文教学。一.文眼勾连,提纲挈领谋全篇文眼是最能揭示文章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往往也是文章的感情基调。教学时如果能抓住文眼处勾连拓展,欣赏  相似文献   
55.
李宇 《小学生》2013,(4):5-5
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怀着对新的学习生活美好憧憬,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都愿在新的环境中展现一个辉煌的自我形象。可是一段时间过后,有些同学的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于是对学语文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如何学好语文呢?需要我们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我认为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做到一个知道,三个学会。一、知道语文课的本色1.语文课要充分体现"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6.
解词句含义,就是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意等,准确地把握住词句与文章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理解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理解词句的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透过语言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及言外之意.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相似文献   
57.
<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温故而知新"的精辟论说,他告诉我们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和开拓。如何巩固消化,教师布置学生做作业即为最好的形式。若拘泥于课本、拘泥于读写,势必禁锢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学生的视野,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设计语文作业呢?我根据在高年级段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积累性作业所谓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知识就在于积累。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58.
<正>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呢?在这里谈谈这方面的几点认识和尝试。  相似文献   
59.
<正>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具体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课  相似文献   
60.
背景图使得教学更具直观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背景图,使得背景图形同虚设,没能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背景图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解词能力、理解课文的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