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4356篇
科学研究   56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179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28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1194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958篇
  2011年   1078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890篇
  2008年   1120篇
  2007年   781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832篇
  2004年   930篇
  2003年   1270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52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何为体育?——《体育哲学》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体育?这是常人们不会问、不能问也不想问的问题,但哲人们是要问的。哲人之所以成为哲人,就在于于无问题处提出问题,在不会提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哲学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虽然解决的方案并不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各种方案的提出、论证和被批驳,锻炼和提升了人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提升,使人类的思想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使人更加像人,从而推进了人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2.
很多教材中均涉及扇形内接矩形面积最大的问题,如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4第115页习题14便是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3.
模型思想是数学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对一系列数学模型的理解、把握和应用的过程。基于此对模型思想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渗透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史小琴 《考试周刊》2011,(38):87-88
几何证明题常用到构造合同变换(即全等变换)来证明几何中等量关系,合同变换主要有三种,即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现分别对这三种变换作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05.
一、学生的疑惑 在高三学生学习导数的几何意义之后,笔者给学生做这样一道题:求曲线y=x~3在x=0处的切线方程.大多数学生很快给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106.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的内容.由于初中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材将七年级至八年级(上)的几何处理成实验几何,以合情推理为主要推理方式,并将其教学模式定位为直观操作一感知确认一简单说理.纵观七年级(下)的教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说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典型课例,许多教师常常选择这一内容来上观摩课.  相似文献   
107.
初等几何中,只许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的作图,被称为尺规作图.  相似文献   
108.
数射线,又称正半轴,可以为小学生学习自然数和分数提供直观的几何模型。数的大小可以用点的顺序在几何模型中加以标记,加法和乘法及它们的逆运算也可以用数射线上线段的叠加或缩短加以描述。从自然数扩充到分数(有理数),都可以标记在数射线上,同样可以描述分数的大小和运算。小学数学中的数射线内容容易被教师忽视,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数射线在教材中处于辅助地位;许多教师会将其作为练习课一笔带过,没有对数射线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9.
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数学实验类课程。对如何系统开设适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实验类课程,如何培养教学师资等问题,各高校都还在不断探索当中。同样,针对目前青海师范大学数学课程建设要求,也需要对如何做好实验类课程体系建设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目前,高校在开设数学实验类课程中面临师资建设、实验项目建设、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0.
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分别刻画直线方向(倾斜程度)的代数表示与几何要素,二者各有其鲜明的特征,不可相互替代。它们属于高中解析几何的基础概念,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其建构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直线乃至解析几何的后续内容的研究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教学一直备受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