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699篇
科学研究   9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76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如何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值得冷静深思。通过精选意蕴深广的文本,搭建体系多元拓展,唤醒体验引导自在自读,使课堂更宽。通过巧妙点法,促进思维深刻性系统性;适时激辩,鼓励思维批判性独创性,使课堂更深。通过开放式多样化的复杂情景设计,在有序的任务导向中,让课堂更活。构建活泼泼的语文课堂,使其成为语言演练场,思想跑马地,人格塑造间,灵魂辉映处,方能让语文核心素养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42.
读写课程作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必修课程,被纳入南通大学启东校区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是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文章拟从笔者担任此门课程教授的教学实践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读写课程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3.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认识和积累大量的汉字是学生实现无障碍阅读的前提。通过"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学生自主识字,加上教师的引导、点拨、激励、评价,学生的识字量有了突破,短时间内达到了识字快、多、乐,无障碍阅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高,同国际社会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培养出更多英语综合素质较强的英语人才则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但是在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没有真正地对学生的英语读、写进行良好的整合,从而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本文中,将就我国高中英语读写技能整合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5.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性质,花大量时间对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忽视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长期低下。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的课程性质,以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己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走读写结合的道路,以此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6.
"读写结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指出了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密切联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广泛运用。可当下的读写结合在提高学生"写"的能力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落实上还存在不足,让我们一起来审视。一、当下读写结合的类型——看似都有"写"当下的读写结合是什么样子的呢?笔者搜集了大量资料,发现多体现为这样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47.
"语感可分为词感、句感和篇感。"(吴立岗语)何为篇感?是指在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及谋篇布局有比较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在读写结合上,我们往往注意"片语"的理解与感悟,求得写的突破。其实,这样的读写训练,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凌乱的、只言片语的、满天飞的感悟充斥写的内容,显得支离破碎,缺乏写的整体  相似文献   
4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认为,多读多写,积累感悟,促进内化,是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一、课外大量阅读,培植根基  相似文献   
49.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才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直是一个重要话题,教师们研讨、实践、再研讨、再实践……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常态。但是,在这样的常态训练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原因何在?一线教师在读写结合中要关注文本独有的写作特质和学生写作方法习得的过程,关注教师在学生习作后的点评,才能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悟、习、评中让写作方法在学生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50.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笔者就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和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两课的教学为例,谈谈用好文本教材的几种策略。一、关注文眼,分步递进——让教学走入身临其境的故事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讲述的是刘备来到隆中茅草屋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全文处处体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