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45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职工教育》2010,(7):12-12
是人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与后天通过社会教育、工作实践、自我修养所获得的内在品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2.
学科的性质是学科理论建设的中心,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确定学科性质。学科性质观统帅着学科教育的全部,控制着学科教育的发展趋向,是学科教学的根本点。  相似文献   
83.
纵观知行观的历史演进,知行关系问题是知行观的核心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知行观来纠正教育中知行关系所谓的先后、难易、轻重、动静问题,从而使教育者的知与行、学习者的知与行以及互动型的知与行达到教育情景中的“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84.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85.
一、规避教学内容的泛化,让教学回归本体——“语文学习”新课改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教师或热衷于活动表演,或热衷于跨学科整合,或热衷于引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与各种冗余信息,导致了教  相似文献   
86.
人是最感性的动物,情始终伴随着我们。刘勰曾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的论述,这些为我们点明了情与境辩证统一的关系,成为我们情境教学的依据。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交  相似文献   
87.
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我党新时期党建理论作出体会性阐述,指出要深入学习“七一”讲话需要弄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性和实现针对性,着重把握好“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88.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论述“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及其辩证关系,并阐明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和谐与差异是一对辩证统一的概念。和谐管理是使组织中的人与物达到协调共处、和衷共济状态,差异管理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强调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与和而不同。学校组织具有开放特点,其管理对象各具特殊性。为了组织的健康发展,为了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学校管理者必须综合运用和谐管理与差异管理两种手段,以求得学校组织的辩证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90.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在人类教育中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科学渗透着丰富的艺术思路,艺术蕴含着缜密的理性逻辑思维,肯定或否定、重视或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教育。应通过形象教育、情感教育、价值教育等途径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