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388篇
  免费   1090篇
  国内免费   1975篇
教育   204981篇
科学研究   21843篇
各国文化   180篇
体育   8006篇
综合类   6304篇
文化理论   790篇
信息传播   15349篇
  2024年   818篇
  2023年   3557篇
  2022年   2343篇
  2021年   3142篇
  2020年   3085篇
  2019年   3211篇
  2018年   1718篇
  2017年   3068篇
  2016年   5003篇
  2015年   9819篇
  2014年   24277篇
  2013年   17215篇
  2012年   20095篇
  2011年   21695篇
  2010年   18801篇
  2009年   17758篇
  2008年   22066篇
  2007年   16584篇
  2006年   11899篇
  2005年   11740篇
  2004年   9846篇
  2003年   8197篇
  2002年   6492篇
  2001年   5243篇
  2000年   4176篇
  1999年   1273篇
  1998年   864篇
  1997年   716篇
  1996年   632篇
  1995年   436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陈勇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6):39-40,64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两年来按体育课学年教学计划季候性特点与周期划分实施教学的实验班与按普通计划完成相同内容实施教学的对照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的人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技能明显好于对照班。这对明确科学划分学年体育教学计划的意义和各周期的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使制订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向着更有时间性、季节性、气候性和针对性,更切合外界客观规律和环境条件,更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方向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2.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了高校体育的课程形式与模式、体育俱乐部、体育设施、大学一年级新生体育技术等状况,阐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更新观念;提出体育课、俱乐部、培训班三种教学形式整合模式的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93.
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并探讨了其基本框架问题  相似文献   
94.
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老山汉墓”的直播,凤凰卫视对“9.11事件”的直播,以及我们浙江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对“雷峰塔地宫文物发掘”的直播等等,这些纯粹对新闻事件的直播,我们称为“新闻直播”;而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过的“直播中国”栏目,以介绍某地风土人情,传递千山万水之外的异地情景为主的直播,我们可以称其为“异地情景直播”。显然,第一种是最常见的传统电视直播形态,这种直播完全依托事件本身,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以第一速度传播新闻;而第二种直播的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本文试就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金银牌得主高武洲和陈体江的三跳起跳技术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作对比,分析评价我国高校三级跳远技术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99.
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课程目标是在总体培养目标的控制下,体现思想、知识、能力的整体综合性特征,课程目标只有具体化、针对性强,才能起到对教学过程的系统控制作用;反馈监测系统模式的形成,有利于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0.
宗族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血缘群体状态,一种是高度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状态.宋元以后,宗族发生大规模由血缘群体向社会组织转变的过程.本文力图从宏观角度探讨这一过程发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近世宗族组织形成特点,认为明中叶后以建祠为中心的组织化活动标志着近世宗族组织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