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964篇
科学研究   79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57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615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前身为苏州振华女中,迄今已有103年历史。苏十中集名园、名人、名校于一身,校址原为清朝时的苏州织造署,一代文学大师曹雪芹曾在此居住;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师母——王谢长达曾在此办学,筚路蓝缕;当时中国社会的一批精英,如张一麐、蔡元培、章太炎、李根源、周怡春、竺可桢、陶行知、沈宗瀚、俞庆棠、孟宪承先后担  相似文献   
42.
被毛泽东同志赞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1891.10.18—1946.7.25),其教育思想尤其是乡村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并践行陶行知“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学做合一”等乡村教育思想,对办好我省农村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一线心声     
秦越霞 《广西教育》2013,(24):66-66
陶行知提出"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并将这四项"进步"作为教师进德修业的参考。教师应该每天审视和鞭策自己,不懈怠,多努力!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179687145。欢迎入群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44.
大学呼唤大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近某大学一位著名教授讲:"学术是我生命的延续,学生是我子女的延续。"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大爱文化,教师的大爱情怀。大爱是大学的本源,也是大学的文化,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大爱文化塑造了学生品格。有一位大学校长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什么是大学文化,她就承载于一些名师们的传说和轶事当中。"名师的渊  相似文献   
4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提出,要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46.
1951年批判电影《武训传》时陶行知先生受到牵连,从此曾被毛泽东誉为“伟大人民教育家”的一代宗师的名字在中国教育史上竟然销声匿迹长达近30年之久。陶先生受到错误批判,应该说有种种复杂的历史缘由,但是江青在其中所起的恶劣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江青为什么这样仇视陶先生,传说很多,而唐权先生《亲历一九五七》一书中有关陶行知与江青的一节提供了相当翔实的史料。有同志提议我们加以转载,让索敬陶行知先生而叉没有机会读到《亲历一九五七》这本书的老师们有机会了解这段史实。[编按]  相似文献   
47.
幼儿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为中国幼教事业拓展了一片令人视野开阔的领地,留下了一笔富有借鉴价值的遗产。值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新认识和整理这笔财富,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尤其是幼教事业的发展,更具有裨益现实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8.
一、因材施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在现行教育体系中,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语、数双科合格率须达到98%以上.我个人认为:合格率的提出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下死规定",把所有的学生往一条路上赶,尤其是对后进生缺乏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和较长远的教学发展规划.教师常常为了一个及格的分数,不惜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9.
马勇慧  郎丽 《双语学习》2007,(3M):18-18
陶行知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实践家、改革家。他在《民主教育》中指出:“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陶行知这一极具远见卓识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事过百年,纵然时过境迁,但陶老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极大前瞻性与拓展性仍彰明较著。  相似文献   
50.
陶行知与胡适的分歧贯穿了五四之后的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大事。二人之间的最初教育分歧不在教育观点本身,而是“教育界分歧”,始于1926年“庚款风波”;其次是30年代的政治9牾,基于两种基本爱国观的难于兼容,但非以政见分歧为主要内容;其三,双方主要的、根本的分歧是30年代形成的关于基本价值观——五四价值观的分歧。陶推崇一二九“大众”运动,反思并批判五四“小众”运动;由此出发,陶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教育观,及总的大众价值体系,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及胡在其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