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1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非正式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薄弱,专业技能不足,专业情感体验较弱以及专业信念缺乏。解决非正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有层次、有计划逐步推进,通过实施学历补偿教育完善低学历者专业知识体系,针对专业技能不足的非正式教师开展多元化方式的培训,专业知能达标的非正式教师需要增强专业情感,最后,要促进非正式教师专业信念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甘国芳 《学语文》2014,(1):74-75
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文化内涵1.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现象。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拟亲属称谓语”。这种称呼方式常常在非正式场合使用,交际双方多为偶尔相逢的陌生人,运用亲属称谓语只是向对方表示敬意。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看,我们一起探讨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受血缘、地缘、页缘等影响的差序格局的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建立法治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该进程中,弊端频频出现,官员的权利滥用、组织间的共谋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主要从正式制度被人们呼吁急需完善的背景下,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其存在的利弊。  相似文献   
15.
朱苏 《职教通讯》2015,(22):41-45
职场学习与学校环境中的正式学习具有质的区别,其学习方式与途径具有显著的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职场学习主要包括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两种途径,从具体的学习方法看,观察学习、自主学习、偶发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非正式学习方式在职场学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企业培训、自我培训、专题讲座、学徒制以及非正式的人际互动的学习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的选择因时间、人物、工种、外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快速增长。从西方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探究其原因 ,可把中国的改革归结为政府供给主导型为主的制度变迁。那么 ,为何中国没有采用西方需求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呢 ?  相似文献   
17.
给你十分钟     
一位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招聘人才的时间是五分钟,加上让应聘者走入他的办公室、入座、非正式简单对话的时间五分钟,总共不会超过十分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应从动态和多维角度分析不同机制在组织不同阶段的运作。文章通过城市化背景下一个农民工装修队的个案,提出组织在创建、拓展、调整、稳定的不同时期,合法性机制逐步取代效率机制成为显机制,正式结构仪式化。在这个过程中,合法性机制呈现完全隐性、辅助、完全显性三种类型,而组织内日常经验性的非正式结构与正式结构的联系状态也伴随呈现高度重合、逐步分离、完全剥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将“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概念首先引入心理学领域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阿吉里斯(argyfis),他在《理解组织行为(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Psycological work contract.1960)”。后来施恩(E.H.Schein)在他的著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公共品供需矛盾的核心是不能有效识别农民的真实需求,而传统的正式需求表达机制难以应对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本文根据公共品需求表达的一般逻辑,使用"呼吁-退出"模型构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参与非正式公共品需求表达的机制路径,使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3年农村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户的社会资本影响非正式需求表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互惠规范均对农户非正式路径表达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各项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在不同区域存有异质性,说明社会资本对农民公共品需求的非正式表达不具一般普适性,机制过程受外部环境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