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8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分析了民营中小体育用品企业的特点,认为企业转型的阻力主要来源于管理者体育知识缺乏、家族制的经营模式和生产工人中的非正式组织等方面;结合浙江华鹰集团、浙江体育产业联合会等案例,从培养和引进人才、成立产业联合会及对非正式组织正确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中小体育用品企业克服阻力、推动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2.
《体育与科学》2014,(4):67-73
探讨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群体心理特征有利于体育组织的发展与有效管理。本研究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方式设计量表,以891位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为调查对象,基于群体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四个假设:成就感因子、乐群效应因子、心理归属因子、群体领袖因子,采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结果显示四个假设均成立;用LISREL8.53软件构建了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群体心理特征全模型,各项指标显示拟合良好。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的成员在成就感因子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成员在乐群效应因子与心理归属因子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在群体领袖因子上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在此基础上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发展提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3.
非正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弥补大学生课堂教学的不足。个性化教育是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潜在动力,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可以激发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兴趣。学校要建立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为非正式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尝试将大学生的非正式学习与高校教学相结合,与正式学习间形成支持与补充的关系,提高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4.
周立  张兵  吴益波  陈亚波 《职业圈》2014,(11):95-95
在我国的企业中存在一些非正式群体,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如果企业中出现的非正式群体被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与企业中的正式群体互补,实现企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5.
在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从对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出: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时,可以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促进作用;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相背时,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必须对非正式群体有清楚的认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76.
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依附 ,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 ,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并相互作用 ,彼此影响 ,有共同目标或要求的人群结合体。所谓非正式群体 ,一般是指无需经过法定程序 ,没有文件规定而以感情为基础 ,以人际关系为纽带 ,共同目标或需求为依托而自发形成的小规模的结合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大学生在相互人际交往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作用自发形成的小型结合体。例如“同学会”、“同乡会”及各种兴趣小组等。二、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当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77.
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企业正式组织的一个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是员工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它内生于企业组织,并对企业组织施加了重要的影响,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对强化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学生集体中的客观现实。对学生进行终身健身教育是时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笔者在论及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对终身健身教育中的作用后,对如何进一步发挥非正式群体作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9.
学校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群体是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关注、研究教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要分类引导,区别对待,全面创新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管理。策略有:大力弘扬、支持鼓励、尊重信任、分化瓦解、诱导转移、舆论引导、铲除温床等。  相似文献   
80.
非正式群体对健美操教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人群组织。根据健美操教学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理论,设计了一套教学实验,即在健美操教学分组练习时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使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在练习中发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发挥其正功能,对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