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131篇
科学研究   17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非正式群体对健美操教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人群组织。根据健美操教学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理论,设计了一套教学实验,即在健美操教学分组练习时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使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在练习中发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发挥其正功能,对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2.
非正式群体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人群组织,本文就其特点入手,阐述了非正式群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旨在探索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其正功能作用的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在教育领域,存在于教师个体的经验和诀窍中的“知而不能言”的、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实践证明.通过实施校本教研,创设教师社群,开展非正式学习,引导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提倡教学反思等途径,可以让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以传递,进而实现教师知识的创新和价值放大,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隐性课程     
符文忠 《宁夏教育》2006,(12):39-39
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相似文献   
85.
新班级组建后不久,伴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一些在兴趣、性格、爱好方面有共同语言的学生会逐渐聚在一起形成非正式群体.和班委会、学习小组等班级统一安排的组织不同,非正式群体多是出于同学们之间交往、沟通的需要自发组成的.可见,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班级中的正常现象,良性发展的非正式群体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颜烨 《百科知识》2001,(3):51-52
非正式群体又称非正式组织(结构),是相对于正规组织而言的,它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通常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最早是美国管理理论家、社会学家梅约20世纪20年代在著名的“霍桑(工厂)实验”中提出的。社会转型,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有的专业领域称社会变革或社会转轨),它带来社会宏观和微  相似文献   
87.
社交新时代的到来使企业内正式及非正式网络互动问题愈发突出。主流理论往往将企业内正式及非正式因素割裂开来讨论;而少数尝试分析组织内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互动的研究还停留在概念界定不完整、研究关系静态的阶段,难以反映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互动影响企业的全貌。CAS理论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系统分析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CAS视角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了企业正式及非正式网络互动适应环境的现象、机理、权变情境等问题,构建了企业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互动适应环境相关问题的理论框架,希望从根本上推动主流理论关注组织内正式及非正式因素整合,弥补现有研究存在不完整和静态的不足,并为实践界设计正式和非正式网络适应环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8.
非正式组织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组织群体之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问题.对于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执行不仅受到正式制度的约束,同时还受到非正式制度的规约。传统社会观念滞后与执行者习惯性认知偏差、沟通不畅与利益投机、伦理失范和价值偏离等非正式制度因素,阻碍着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有效执行。建议改良教育政策执行的环境、加强信息沟通,拓宽利益表达渠道、规约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与意识,并建构合理的义利观,以应对独立学院转设政策的非正式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90.
中国制度转型的起点模式是传统农业社会,目标模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意味着转型的完成.就长期、动态、持续的经济发展来讲,制度变迁理论比资源配置理论更有利于解释我国城市化质量相对不高的根源.而以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为突破口,引导我国广大农业地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由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市场经济理念进行转变,可以有效地构建出一条非正式制度变迁驱动下的城市化路径,顺利推进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