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516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25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现代化的"内核"是指对现代化动力的认识、道路模式的选择,现代化的"基点"则是动态的过程,包括态度、信念、动力、变迁等方面,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是在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动的背景下进行的,地处云南西部边陲的腾冲成为近代云南边疆地区现代化的缩影。亦侨亦商的腾冲侨商,通过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倡导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尝试工业化;培育人的现代化,为现代化创造内在动力,同时,保持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现代化创造外在动力,为云南边疆地区的现代化作出了开启之功。  相似文献   
992.
唐代后期,江南先后发生了9次较大的疫病,造成了较大的人员死亡。从这些疫病流传的具体情况来看,大多是伤寒、痢疾、疟疾等,鼠疫发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此外,江南还有一些没有记录具体时间的疫病,也没有为史书重视。唐代后期江南疫病越来越多,与江南经济活动的频繁、人口的增多成正比。疫病发生后,唐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防治和救助政策,如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疫区送医送药进行医治,提倡掩埋尸体以遏制疫病的蔓延,蠲免各种赋税减轻灾区百姓负担,甚至还放贷资金作为租税交纳。唐代代宗宝应元年和宪宗元和元年的两次大疫病,造成了大量的户口损失,但并没有达到江南一半人口死亡的程度,元和年间户口的下降主要原因并不是这两次疫病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3.
汉简中大量记载了西北边境戍卒衣食住行的生活信息,时人论著颇多,但是对于死卒后事的讨论,比较零散。汉代官方对戍卒后事的处理主要包括文书记录、处理戍卒遗体、处理戍卒遗物三个方面,完善的戍卒后事处理制度是保证军心安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以《乾隆兖州府志》为基本史料,通过整理和统计职官志中记载的训导、教谕、学正、儒学教授和四氏学教授的基本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对充州府清代顺治至乾隆间的师资情况作出了初步的展现。统计结果显示:兖州府的师资在各州县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各职位的身份以各类贡生为主,进士和举人主要担任教谕和儒学教授;师资的籍贯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内的济南府、青州府和东昌府等地;任职年限主要在10年以内;府内的师资在州县间可以迁移,可以继续考取更高的功名。  相似文献   
995.
唐宋时期是我国武术运动与理论创作的全新时期,尤其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明发达,稳定的外交往来局面更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发展创造了十分可靠的内部环境。目前,我国在全力推动竞技武术发展的同时,关注群众武术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通过对不同年代群众武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找出促进我国群众武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宗教研究者大多囿于信仰主义或科学主义之限,而不能超拔其上来进行客观研究.文章重提汤用彤先生"同情之默应,心性之体会"的研究方法,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探索架设历史与信仰之间的桥梁,希冀对宗教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97.
唐安史之乱前,文人写作的悯农诗歌尚属寥寥。安史之乱后的整个中唐时代,悯农诗数量突然大增,这些诗歌不仅仔细描摹了中唐农民生活的状态,而且对中唐农民的心理状态也作了清晰的刻画。基于对中唐悯农诗文本的分析,揭示出中唐农民从坚忍到期盼直至反抗的整个心理流程,以弥补正史之不足,并展现出中唐下层人民沉重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98.
兰雪花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6):67-70,73
清代台湾米谷运销福建前后延续近一个半世纪,主要有“官运”和“民运”两大系统,“官运”可分为兵眷米谷的调运与平粜米谷的买运;“民运”有商船贩运和走私内运。据估计,清代台湾每年向福建输出的米谷大约为100万石左右,不仅极大地缓解了福建的缺粮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清代台湾的开发,推动两岸商贸的发展,这一事件对今天两岸社会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初唐道士成玄英是唐代道教"重玄"论思想的重要代表。他认为"道"最基本的特点是"虚通";"道"作为本体既没有实体性,也没有抽象性,而具有一种现象性。这反映了唐代道教哲学比较高的思辨水平。在这一"道"论思想的基础上,成玄英阐述了其"万类参差无非独化者也"的物质观,"道契重玄,境智双绝"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其素分,任其天然"的社会观和人生观。成玄英"重玄"论的道教思想在有唐一代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晚唐诗人杜牧创作了大量咏史诗,对这些咏史之作,过去的诗评者多认为粗直浅率是“史论”而不是诗。文章分析认为杜牧的咏史是一种新的变创,是诗意与哲理的完美结合,开创了咏史诗的审美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