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3552篇
科学研究   30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87篇
综合类   33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德主刑辅"是中国古代法文化落后的结果.原因在于:"德主刑辅"主要是知识精英理想,非国家政治主流;古代的"刑"及其与"德"的关系与今天具有本质差异,不能受思维惯性影响简单视其为次级需要;"德主"和"刑辅"的主从关系认识基于落后的学理与实践;"德主刑辅"的正面价值十分有限,是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政治实践不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小说课程的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够会学,善于质疑、善于创造。所以,本文提倡把学习研究方法作为学习中国古代小说课程的重要目标,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方法的传授和培养贯穿到教材选择(或编写)、问题设计、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作业训练、研究型课题训练和教学评价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3.
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徒训练制贯穿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历史进程,无论是世承制、官工作坊制,还是官工业制、民间师承制,都倡导或坚持了技艺、规范和就业道德融为一体,注重示范与模仿、总结与交流。案例教育方法不仅体现在职医、职官教育之中,也体现在吏员训练和艺徒训练等方面。算学教育渗透于天文历算、冶炼铸造、纺织制器、赋税徭役、商贾买卖等职业技术教育之中,坚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于始终。  相似文献   
44.
郑珍作为近代“宋诗派”的杰出代表,秉承宋诗派的诗风,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使其诗歌自成一家面目。通过对郑珍与韩愈、白居易、苏轼三住大家的比较,可以发现郑珍凭其深厚的经学积淀。渗融以时人鲜有的健康心态——率真、豁达的个性,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诗风:于苏诗的横肆中见纯真,于韩诗的雄奇中见质朴。于白诗的平易中见不俗。  相似文献   
45.
从 1 92 7年到 1 93 7年 ,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采取了提高进口关税、经营内外债、建立金融机构、建立和扩充官僚资本等措施 ,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国民经济有所发展 ,成为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 2 2年中最好的时期。但帝国主义的侵略 ,官僚资本的阻碍 ,军费开支的重负 ,农民破产导致的农村劳动力流失等 ,又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46.
释“忽”     
“忽”有“偶”义 ,可翻译为“偶然”、“恰巧” ,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失收此义。  相似文献   
47.
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丘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古城旅游资源也进行了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条件所限,旅游业的发展无大的起色,与其所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针对于此,探析古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8.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始于魏晋时期的曹丕,其著作《典论*论文》首先提出了批评态度问题,其核心是提出对"文人相轻"的批评,从而引起人们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批评态度观.  相似文献   
49.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多种社科专业词语进行文学写作.如果仅从文学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证,只会让人迷惑不解.文章采用训诂学的方式,考证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注解,依此来探索运用多种社科知识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文献记载“蜀先称王者为‘蚕丛”’,但考古发现却证明,与蜀王有关的是“蟾”,而不是“蚕”.巴蜀文字中常见的“手心”文所表达的其实是“蟾丛”,并非“蚕丛”。之所以“蟾“演变为“蚕”,首先是二者的谐音;其次是后世蜀地丝织业的发达;最后则离不开文人的想像和渲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