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656篇
科学研究   151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1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建筑节能措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危机的出现,使建筑节能技术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根据发展节能住宅建筑的需要,对住宅各部分构造的节能措施进行探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针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对传热强化技术选修课程进行了双语教材建设。教材内容采取理论、技术、专题的三模块方式编排,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了参考教材的选择,给出了教材的具体内容架构,并指明了教材的特色。  相似文献   
83.
采用金相显微镜、SEM、EDS,研究热处理工艺对5083铝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试样经过180℃退火后,内部形成了等轴晶粒,晶界上析出了β相(Mg2Al3);稳定化试样在350℃下保温4 h,再经过180℃退火保温150 h,其晶间腐蚀深度最小,在50μm以下,晶间腐蚀等级为3级.  相似文献   
84.
该文以广西所产黑色电气石为研究对象,以400℃、500℃、600℃、700℃、800℃、900℃为热处理温度进行焙烧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吸收光谱测试了热处理前后电气石的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处理温度在400℃、500℃、600℃时,电气石的物相仍为黑电气石,说明该电气石在600℃下能够稳定存在;当处理温度升高到700℃,电气石的物相转变为布格电气石,同时晶胞体积缩小,可能是由于高温条件下电气石的晶胞产生了收缩:当热处理温度升高到900℃时,电气石结构被破坏,主要物相转变为Fe2O3.  相似文献   
85.
分别在P-V、T-P、T-V、T-S图上探讨了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的热容量,导出了热容量的一般计算公式和热量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任意准静态过程热容量取正、负值的比较斜率判别法则.  相似文献   
86.
阐述了被动式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一种基于HN911的实用红外线报警系统的结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87.
在详细分析金属气化热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如下经验公式为金属的气化熵(KI·k-~1·mol-~1),T_b为沸点(k)。  相似文献   
88.
本文针对唐山市某示范工程中应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锅炉供热联合使用技术进行阐述,分析了三者联合运行的技术可行性,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在相同Ti含量和相同钛硼比Wti/WB时,热处理对以不同加Ti、B方式(电解加钛,熔配加钛,钛盐加钛,电解加钛+Al-B,熔配+Al-Ti-B,钛盐加钛+硼盐)配制的A356合金的冲击韧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5、T6热处理工艺较大提高了A356合金的强度,明显改善了A356合金的冲击韧度;T5、T6工艺对A356合金的强度、冲击韧度的影响差别较小,T6略优;不同的加钛方式对A356合金冲击韧度有显著的影响,电解加钛合金表现出比其他加钛方式具有更好的韧度。  相似文献   
90.
The EG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techniqu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NOx emission of diesel engines, especially when an EGR cooler is employ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applied to study the flow field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inside the EGR cooler. Three different models of EGR cooler are investigated, among which model A is a traditional one, and models B and C are improved by adding a helical baffle in the cooling area. In models B and C the entry directions of cooling water are different, which mostly influences the flow re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structures not only lengthen the flow path of the cooling water, but also enhance the heat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cool and hot media. In conclusion we suggest that the improved structures ar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