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2727篇
科学研究   531篇
体育   309篇
综合类   26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21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而高职学生有其特点:如基础不好、好奇心强、学习缺乏兴趣等,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就有其特殊性。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来讨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92.
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及其相关因素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甘南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藏汉双语理科教育系的藏汉双语数学教育专业8个年级的153名学生,就数学学习的动机、情感、兴趣、态度、意志和认识6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心理特征,在部分动机因素、认识、意志和态度等方面大学生比中小学生有所提高。应增加中小学课程中的应用性知识、突出师范性、教师变换角色.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用书面语施教、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促使学生家长了解社会。  相似文献   
93.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机,积极而持续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巩固和提高。基本上可通过三个途径予以培养:一是艺术导课;二是创设情景;三是课外活动,以此来培养、巩固、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并进而树立正确的信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4.
培里价值理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代哲学家培里创立了一般价值论——价值兴趣论。其价值兴趣论具有以下特征:生存论的思维方式,兴趣中心的理论主旨,自然主义的哲学倾向和经验描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5.
对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动力性作用作了一定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96.
多元主义和合作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有关利益集团的理论。多元主义利益集团观的核心是对抗性竞争,合作主义利益集团观的核心是协商合作,二者的争论集中于对抗与合作、冲突与秩序。这两种利益集团观对当代中国处理利益群体问题有一定启示,即综合两者的优势,以协商竞争的原则解决利益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97.
微型思维课力在为学生创设能激发兴趣,启由思维,引起遐想的情境,旨在让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去思度,探求,以发展学和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8.
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是调整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这种调整的目标是促进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利益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和外在体现。要促进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则必须处理好利益表达和利益代表的关系,注重和优化利益表达是实现利益关系和谐的必要环节。正视和发挥利益表达对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和作用,就必须完善和优化利益表达的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99.
法与利益作为法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倍受关注。当法律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作用于社会的整个结构时,最为直观的反映是对利益的平衡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对利益加以权衡。当然,社会中利益的协调仅仅借助法律的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0.
在沈、汤论争中,沈碌力倡“音律说”、“本色论”,这对扭转明中期以来的不良创作风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明后期戏曲创作对音乐美、形式美追求的时代特色。但沈臻的理论忽视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上对明后期吴江派的戏曲创作及作品品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汤显祖提出“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了作品的“曲意”、“意趣”,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作品的机趣、神似、真色等问题,对明后期临川派作家的创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