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2486篇
科学研究   80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1043篇
  2024年   310篇
  2023年   919篇
  2022年   358篇
  2021年   568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99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教育中,数字图书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为高校人才培养赋能,是目前高校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了数字图书馆赋能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第十六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于2023年10月18-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办,论坛以“科技·人才·创新:变革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近130所院校及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参会。论坛设有大会报告、青年之声、优秀论文分享、海报展示、实践场馆参观等环节。与会的业界及学界专家围绕信息资源数据服务、图书馆智慧服务、人工智能的应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信息服务发展以及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文章综述了此次论坛专家报告的主旨思想,为促进图书馆新时代数字化转型,提升管理效能,创新服务模式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93.
文章探索ChatGPT在网络健康信息鉴别中的应用,探讨其优缺点;使用ChatGPT对网络健康信息进行真伪鉴别,评估其性能,并与专家鉴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ChatGPT的F1值达0.80,具有较好的鉴别效果;ChatGPT生成的解释文本与专家的解释文本存在较高的语义相似度,但文本长度较短,存在科学依据不够详细、逻辑错误等问题。结果表明:ChatGPT可以辅助网络健康信息的鉴别任务,提高识别效率,但仍需要人工干预,避免出现误导用户现象。  相似文献   
994.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ChatGPT表现出了鲜明的技术特征,这为我国图书馆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ChatGPT技术融入图书馆服务,具有提升整体服务效能、赋能多元应用场景、拓展服务范围以及提升社会教育效益的应用价值,但也可能对组织声誉、结构性不均衡的发展现状、数据安全、科研伦理等带来挑战。为了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国家与图书馆两个主体层面应同时发力。国家应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通过加强产业宏观规划、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对ChatGPT进行引导与规制;图书馆则应通过提升组织数字素养、建构新型数字服务共同体,化技术为机遇。  相似文献   
995.
自网络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信息流动的边界被打破,海量数据的汇集提供了潜在的、无穷尽的知识。ChatGPT等智能技术通过搜集、连接、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自主学习,运用算法与模型将数字信息转化成知识,实现了人类知识的“外化”与知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重塑。本研究探讨智能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观与认识论变革。为更好地呈现知识权力与知识结构的变化图景,本研究兼以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场域的实践为案例,对其展现的技术渗透、知识生成和知识重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6.
AIGC领域技术发展及结构革新,重构了当前传播格局与治理生态。一方面,驳杂的多元数字媒体平台传播图景,既是新闻传播伦理一体两面的表征实践,又潜藏效用危机化解对策与路径。另一方面,AIGC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其在传媒、影视、游戏、电商、音乐等场景的应用已趋成熟,有望成为继元宇宙时代之后的内容生产技术基础。基于该现实背景,通过明确AIGC在信息传播中的算法伦理、用户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等现实难题以及亟待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寻绎媒介融合时代AIGC生产、传播及效用路径中的“为与不为”,进而建构一套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媒介语境以及行业发展现状的人工智能新闻规范和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997.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给新闻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延续智能媒体的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将通过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助力新闻内容生产范式转换;倒逼从业者重构职业形态,迭代升级新闻传播业态,并以此最终重构人机关系的内涵,为新闻内容生产关系带来变化。这些冲击在进一步赋能传统新闻业,推动新闻业迈向强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传播的信任危机、道德的伦理冲突和平台权力拓展的隐忧。为此,智能规范必须建立,机制监管亟待完善,人类特有的信任与共情也将重新显现其价值,以此规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技术向善。  相似文献   
998.
从传统纸媒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过程中,知识生产和传播产生了各种问题,如互联网上的无成本发布导致传统的传播“门槛”消失,使互联网上垃圾充斥。对流量的无底线追逐则导致流行文化低俗化等。而当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结合之后,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作者讨论了“长尾”理论的虚幻性质、知识产权的保护困境、对知识的选择和信任困境、移动互联网形成的娱乐陷阱等问题。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对ChatGPT作了分析判断,讨论了人工智能的自由意志问题,认为目前对该产品尚无需过于兴奋或焦虑,但面对不可避免将次第出现的后续产品,必须及时做好伦理、法律等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999.
技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层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在认识论层面形成了技术进步主义立场与技术乌托邦主义等思想。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一方面强化了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迷思”,另一方面则隐含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全球性的、全方位的竞争与霸权话语。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必要的伦理判断,是消解“技术迷思”的有效路径,也可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明确的价值立场与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黎攀  覃哲 《中国出版》2023,(18):3-10
传播内容审核是媒体实施把关人功能的重要环节。在新传播环境下,“内容”已成为一个泛资讯的概念,“一切皆内容”,导致内容审核呈现边界模糊化、产品海量化、内容复杂化的特征。其中,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既是内容审核的安全底线,又是体现审核能力的质量高线。对于以政治属性为第一属性的党媒来说,具备内容审核特别是导向把关的天赋与基因,有义务更有责任建构及输出内容审核能力,共同应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困境与挑战。同时,内容审核也是充满黄金发展机遇的“富矿区”“丰产地”,既是党媒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又是具有市场价值的新兴生产力,值得党媒深耕细作,实现破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