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327篇
科学研究   115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98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3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博而不精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融传》【求解驿站】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活学活用】____者貌似一身的好本领,其实只会摆摆架子,唬一唬他人罢了。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著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著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  相似文献   
42.
孔子的人学方法论,是一个自发的环境熏染、自觉的社会引导,以“礼”为杠杆的“外君子化”过程和以“仁”为轴心的“内君子化”过程。这是一个人我双向同构的动态过程。这一成人方法论无论是从社会功能来讲,还是从哲学性质来讲,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3.
仁和礼是孔子社会思想最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其社会思想的核心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在孔子那里,这两个概念都有不同层次的多重内涵,而在最高层次上,它们是同一的,因此不能说哪一个概念更为根本。无论是仁还是礼,孔子都主要是针对社会上层而言的;“仁者爱人”中的仁者和所爱的人,都有特定的等级意义,并非泛指所有的人。如果排除仁和礼这两个基本概念,排除周代的社会规范即周礼,关于孔子的社会思想我们不能说出任何具体的有意义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44.
音乐欣赏教学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领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充分地体会、理解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通过学生大胆的表现和创造音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5.
孔子崇"礼",面对"礼崩乐坏",希望重振西周那种等级有序,人们各安其位的局面,但春秋时,权力下移,"上位"思想兴起,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局面。所以孔子"不能用"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6.
中国古代的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礼”中,且具有宗族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习惯法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能够有效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古代习惯法对当代中国在法源理论以及法的实现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因《论语》为语录体,其编纂“不为义例”,转换灵活,一些语句的注疏、理解存有歧见。本文辑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四个语段,着眼于整体,从话题、语意的一致性和内在逻辑联系等方面加以疏解,以求通惬,追近原意。  相似文献   
48.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_-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涞水乡人,世称沫水先生。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相似文献   
4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打造更符合学生个体需求、情感需要的情智课堂显得愈来愈重要.小学数学情智课堂的打造,有利于破解学生数学学习畏难情绪,营造更加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知识学习和智力开发均有积极作用.本文基于此,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实践三个层面入手,就如何打造小学数学情智课堂提出三条“计谋”.  相似文献   
50.
《今日教育》2007,(5S):6-9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重庆的未来发展作出了“314”总体部署。当前,重庆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动重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那么,重庆教育系统将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近日,本刊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专门采访了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同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