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15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构成青少年教育的完整系统,至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重要性,不用笔者赘言。笔者在此要阐述的是如何防止学生与家庭相分离而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从而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92.
在商品经济繁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大为削弱,以及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宋代社会出现了大量经济型流动人口,他们暂时或长期地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发后生"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94.
加入WTO后我国流动人口的新特点及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人口管理是我国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权、预防和控制犯罪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流动人口出现的新特点及在现阶段流动人口管理的模式,进而提出了“专门化”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思路,并对此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5.
福建省流动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较翔实的基础资料和实地抽样调查数据 ,分析研究了福建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点进而摸清其流动规律 ,探讨流动人口对福建社会经济的影响 ,并提出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并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以家庭形式携子女迁移,出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壁垒,适龄儿童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而随民工潮进入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子女,由于没有流入地户口,他们的就学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97.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认知进行系统研究,深入了解城市流动儿童对家乡习俗和父母生活方式的认知、对城市生活的认同、对城市人口的态度、对就读学校的评价和自我社会地位认知等方面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感受到自己的边缘地位,受歧视和被不平等对待是他们对城市产生消极、抵触心理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的不平等更加深了他们的被歧视感。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提出要从改善流动人口子女弱势的教育地位入手,引导流动儿童消除对城市、对社会的消极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9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流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急剧增长,所以与流动人口紧密相连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很多对应的政策文件用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的教育困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暴露政策内容空洞、政策执行趋于表面化、缺乏对政策的监督和问责等诸多问题,致使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妥善合理的解决。本文旨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促进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
华灵燕 《教学研究》2007,(3):207-210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衍生的子问题.我国“外发后生“型工业化、城市化引发的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的边缘地位和业已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是审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时必须直面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0.
流动人口家庭环境对子女道德认知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悠 《教育导刊》2003,(8):66-68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形式,对比研究了广州市流动人子女与常住居民子女的道德认知水平与家庭环境,探讨了家庭环境诸变量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道德认知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直接影响且通过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期望等变量为中介而间接影响儿童道德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