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西安  晓明  天竹 《收藏》2014,(21):158-159
初秋时节,陶瓷收藏家们十分关注的以耀州窑为主题的首届古陶瓷艺术沙龙,在西安柴扉阁举办。虽然与会者不多,却聚集了耀州窑最著名的考古学家、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负责人、收藏家、企业家,以及陕西两家最重要的文化与收藏媒体。柴扉阁博物馆馆长黄晓明简略介绍了耀州窑的历史成就。耀州窑创烧于唐代,终烧于明代,历时800余年,影响到河南临汝窑、宝丰窑,南方广州西村窑及广西的永福窑等诸多窑口,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系,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而《中国陶瓷史》一书将耀州窑定为六大窑系之一。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乔连学  相似文献   
32.
刘晓东 《收藏》2014,(10):62-65
陕西省长武县博物馆馆藏陶瓷不乏精品,最有名的是元末明初青花象车人物图罐(编者注:介绍文章见本刊2011年7期)。除此之外,还有4件宋代耀州窑青瓷精品,即青釉六曲刻花碗、青釉六曲花口盏、青釉葵口莲花纹盘和青釉瓜棱形钵。这4件青瓷造型精美,釉色匀净,均为长武县博物馆旧藏。下面分别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3.
本文介绍了耀州窑博物馆近年新征集的一批宋代青釉耀州窑青瓷,从器物造型、装饰工艺和纹样图案来看,很多具有突出特色,例如竹马、飞天等装饰图案为耀州窑独有,从中可窥见宋代耀州窑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多变造型与精湛的刻印花技艺。  相似文献   
34.
沈浩注 《收藏》2012,(2):52-56
本文介绍的环县出土耀州窑青瓷有一定的时代跨度,涵盖五代末宋代初期直到金代。究其窖藏原因,当是宋与西夏交战或蒙古灭金的战乱中,器主外出逃难时将其拥有的耀州窑青瓷埋藏。这些青瓷反映了耀州窑产品在当地一带的销售情况。  相似文献   
35.
任珍妮 《收藏》2018,(12):88-92
铭文最早是指在青铜器上所铸造的用以记铸该器的原由、所纪念或祭祀任务等的文字,后来则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文字。耀州窑瓷器上的铭文种类丰富,大致可分为姓名(花押)、数字、吉语、纪年(日期)、诗词、用途和其他类。  相似文献   
36.
赵永川 《收藏》2015,(7):147-150
汝窑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许昌及汝州一带,这里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以汝州为中心的方圆100公里之内,瓷土、釉药、燃料资源丰富,制瓷条件得天独厚,在宋金元时期烧造出了影响中国陶瓷史的临汝青瓷、汝窑青瓷、张公巷窑青瓷、钧窑青瓷。本文简要对北宋宝丰清凉寺窑场烧制的汝瓷天青釉成因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7.
展讯·预告     
《收藏》2015,(1):156
周野鹿鸣——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展2014年11月13日至2015年3月1日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本展览为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文化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陕西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三方携手。集中展示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贵族墓最新出土的文物珍品,其中尤以出土青铜器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三号墓和四号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为主,不乏极为稀见或首次经考古发现的青铜器精品。考虑到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与20世纪初在宝鸡戴家湾(斗鸡  相似文献   
38.
禚振西  杜文 《收藏界》2010,(2):49-54
耀州窑以烧造上乘青瓷闻名于世,从晚唐经五代、北宋至金代前期,所烧的青瓷一直享誉天下。金代后期以降,青瓷日渐衰落,其中心窑场也从创烧以来的黄堡镇,东移到陈炉镇。  相似文献   
39.
7月23日10点,"耀州窑博物馆新陈列开展暨免费开放仪式"在耀州窑博物馆隆重举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景俊海,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张柏,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省发改委副巡视员李称阳,铜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前进,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冯新柱等领导出席了开展仪式。  相似文献   
40.
《收藏》2008,(9):31-31
2008年3月,本刊受邀参加陈炉窑址考古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暨《陈炉耀州瓷精萃》首发座谈。会上公布了2002年以来铜川文物考古部门在陈炉三大窑区进行考古调查的收获,对以往针对耀州窑烧造历史的认识作了大的修正,耀州窑烧造中心区由黄堡迁往陈炉的历史脉络就此明晰,其烧造史自唐代一直延续至现代,薪火相传,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