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9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本文评介云南史料笔记三种。萧崇业撰《使琉球录》 ,是明朝滇人外交航海的真实记录。赵翼著《檐曝杂记》 ,广泛记载了清代中叶云南各地的社会风俗和自然物候。近人钟天石等著《西南六省印象杂写》 ,重在记涉抗战之前昆明地区的社会问题和民间文艺。  相似文献   
232.
自古至今,对题名为司马相如的《美人赋》,聚讼不已。本文试图由小及大,借助对赋中之“金鉔”以及与之相关人物丁缓的探索,进而考察《美人赋》的流传,从而,考定司马相如《美人赋》的真伪,考定其《美人赋》产生的大致时代。  相似文献   
233.
邵大箴 《收藏》2014,(1):164-165
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南墙面上,悬挂着王西京的大幅绘画新作《黄河,母亲河》,这是一幅气势宏伟、艺术感染力很强,与大厅功能和环境极为协调的作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主要河流之一,被人们称为"母亲河"。王西京出生于陕西靠近渭河的临潼,又在灞河边长大,这两条河是黄河的两条支流。他对水的感情,对黄河的崇敬,最初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在他的艺术经历中,总是怀有水的情结。大河的意象不断在他的艺术  相似文献   
234.
李宗山 《兰台世界》2012,(16):31-32
弹棋是西汉末年始流行的一种古代棋戏,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关于弹棋最早文献记载始于东晋葛洪所辑《西京杂记》卷二:"(汉)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肤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指刘向)作弹棋以献,  相似文献   
235.
钓鱼杂记     
吕春 《钓鱼》2010,(9):56-57
当年 那时河流清清,沟渠清清,农民种地施农家肥,是货真价实的绿色农业。水中鱼多。多到什么程度,我们几个小伙伴玩水,并排由河里往岸边推水造浪,浪里就有可能裹挟着几条小鱼;用泥土把小沟的流水闸断,一节一节地用脸盆把水舀干,一天几斤鱼常常有;冬天河水枯了,我们把裤脚挽到大腿高度,到河里扳开石头叉黄辣丁、石爬子、  相似文献   
236.
林长华 《知识窗》2010,(10):46-46
蜡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照明之外,每逢喜庆、逢年过节屡屡要把它派上用场。即使在科技发达、电力资源丰富的今天,蜡烛依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我国,使用蜡烛已有悠久历史。《西京杂记》中记载,在汉朝的时候,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就有200枚蜜烛。蜜烛可以说是蜡烛的前身,在当时是很昂贵的。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的应用比较普遍,但主要是在贵族人家。到了唐朝,晋州上贡的时候,贡品当中也有蜡烛,说明那个时候的蜡烛还是比较珍贵的。宋代时,人们在蜡烛上绘画龙风花鸟之类的吉祥图案,描金绘彩,给家居环境烘托出一种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237.
丰家骅 《寻根》2016,(4):80-85
扇子是夏季的一件日常生活用品,在我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自与书画"联姻"之后,它也成了一种文化载体,一跃而身价百倍。但各种扇子始于何时,它们的功用如何,外来的折扇何时传入我国,电风扇的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都令人饶有兴味,本文试作一考述。竹扇、羽扇  相似文献   
238.
释名两则     
周宗旭 《寻根》2010,(6):87-89
<正>"筷子"命名新考"筷子"缘何而名?论者历来皆以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所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之说为底本。其后所有论者皆以"箸"与"住"同音,行船忌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