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8186篇
科学研究   664篇
各国文化   236篇
体育   470篇
综合类   398篇
文化理论   266篇
信息传播   209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686篇
  2012年   855篇
  2011年   1019篇
  2010年   869篇
  2009年   874篇
  2008年   1313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666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43.
一、西方人大多数都信奉基督教,对于基督教徒来说,“3”这个数字因同三位一体有关而变得很神圣,至今仍有“三次吉利”的说法。  相似文献   
44.
从世界传媒发展史来看,中西方最早的大众传媒都是由于经济原因产生的;在西方,为了适应贸易活动的需要,信息传播成为一种职业,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出现了近代的报纸;在中国,为了配合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扩张,一批传教土、商人到中国创办了近代报纸:但这一时期中西方报纸的影响都不大,直到新兴资产阶级作为一种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利用报纸宣传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以后,报纸才逐渐在民众中扩大影响,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媒介从一开始就既是物质的、经济的,又是思想的、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出现后,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播工具,它的公开性、广泛性使之成为社会进步力量推翻专制社会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45.
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解读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史实比较从新闻事业产生之前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源头说起,西方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民间自发的,即流亡歌手的口头传播活动。由于当时西方大众的价值取向是英雄崇拜,因而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歌颂古代战争英雄,可见已考虑到了受众的喜好。另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古罗马的新闻信处于合法地位,它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产物,内容主要是一些金融、商业方面的信息,可以定购,目的是为贵族、富商及有权势的高层社会人士提供信息传播服务,以领取适当报酬。即便是当时的官报,如《每日纪闻》的创办目的也非单纯为了传达政令,它是统治…  相似文献   
46.
西方新闻舆论界,“狗仔队”相当活跃,其规模逐渐扩大,所发的狗仔队新闻不断增多。一些媒体离不开它。狗仔队新闻在社会上影响相当广泛,狗仔队那支队伍也在悄悄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47.
48.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俊荣 《图书馆》2002,(4):88-91,85
该文论述了西方传教士在晚清时期介绍和创办新式图书馆活动,参与中国图书馆的变革是抱着强烈的个人动机,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但在近代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图书馆起到了启蒙与示范作用,带来了西方近代图书馆建设的思想和模式,带来了杜威法和新式管理方式及公开、开放与共享的观念。从而在客观上对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产生事实上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相似文献   
49.
西方社会主义把效率、自由、民主、人权、福利、公平、正义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他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注和思考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引入一个新的领域。我们应在理论上对其作出客观的评析 ,吸收其有益的和创造性的因素 ,为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服务。  相似文献   
50.
王业兴 《历史档案》2001,1(2):108-113,119
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延误了的近代化,这一观点是90年代初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罗荣渠先生提出的。国内许多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均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中国近代化的中断,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在国家间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国和日本同属后发国家,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起步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