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468篇
科学研究   38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文章论述了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湖北职院专业结构现状及湖北省和孝感市三大产业结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学院背景、发展过程和专业特色,提出专业设置和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口咽松解同时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方法:12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7例,横韧带断裂3例,枕颈畸形2例。10例有脊髓损伤的症状、体征。先行经口咽入路的寰枢关节松解或切除术,同期行后路寰枢或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术,后路固定方法包括寰枢侧块钉板固定10例和枕颈固定2例。术后不用外固定。结果:10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基本复位,其中2例行齿突切除。12例随访9~26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前有脊髓症状的10例术后功能评价(JOA标准)为优7例,良2例,可1例。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结论:前路松解后路固定融合对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3.
营销组合4P范式的不可替代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长顺  朱玲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215-217,227
营销组合范式从4P发展至4C、4R,引起学者的热烈反应和广泛讨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4P、4C、4R从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4P理论是具有实操性的营销组合工具,能为消费者提供实际的价值方案,更符合营销工具的实质,是营销学不可替代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04.
建立了微型冷凝器测试实验台,在微型管带式冷凝器内进行了制冷剂(R134a)的冷凝实验,获得了空气侧和制冷剂侧流动阻力关系式,并与前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设计换热量.  相似文献   
105.
The thesis of this essay is that globalization is a phenomenon that humankind must be educated for understanding as a process of global evolution. The new world evolving is being defined as requiring a new sense of collective cooperation amongst the peoples of the Earth, if we are to continue to exist on the planet. Educators are in the midst of and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this social and conscious evolution. One of our challenges is to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framing a new global education agenda. The assertion is that the theories of global, social, and conscious evolution of 20th century intellectuals and visionaries such as India’s Sri Ghose Aurobindo (1872-1950) and France’s 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1881-1955)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rom which to construct a new global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06.
费曼作为最杰出的物理学大师之一,他不仅对物理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科学文化的传播也有独特的贡献。费曼生活方式的核心就是要让自己愉快;他生性乐观,洒脱,幽默,兴趣广泛,从不压抑自己,敢于讲真话,因而,深受同事和学生的爱戴。本文从费曼人生哲学形成的文化背景出发,深入发掘他包含了自由、好奇、热情、正直的人生观,以展示费曼丰富多彩的科学智慧对我国知识分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重庆市主城区降雨侵蚀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根据重庆市自建气象站以来的降雨过程资料(1954~2001),对重庆市主城区降雨侵蚀力(R)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月~9月,48年里研究区年降雨侵蚀力值变幅均较大,但从整体上来看,趋势保持平稳,其离差系数Cv和变化趋势系数r值分别为0.65和0.061; 研究区次降雨量与次降雨侵蚀力,月降雨量与月降雨侵蚀力均呈乘幂关系,而年降雨量与年降雨侵蚀力呈现指数关系; 为了解决在降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对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文章利用不同的降雨资料与侵蚀力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最终确定了适合研究区的两种降雨侵蚀力简易算法。  相似文献   
108.
赫斯特指数的计算过程需要对研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组,而不同的分组情况对赫斯特指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深圳股票市场1997-2001年的日收盘成分指数为例,表明组内数据为15个左右时计算的赫斯特指数的可信度较高,但不同的分组方法却不会使结论发生质的变化,仅是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9.
We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D cooperation on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three German regions. We begin by estimating the knowledge-production function in order to test for interregional difference with regard to the efficiency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a second step, we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spillovers from R&D effort of other private firms and of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The inclusion of variables for R&D cooperation in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R&D cooperation is only of relatively minor importance as a medium for knowledge spillover.  相似文献   
110.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tion patterns, innovation processes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In order to do this we extend a transactions costs-based classification into a knowledge-based taxonomy of clusters, along the lines suggested by a critical revision of the main assumptions underlying most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spatial clusters. Our arguments show that the transactions costs approach and th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gimes framework are broadly consistent, and that real insights into the microfoundations,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clusters can be provided by thes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