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0篇
教育   468篇
科学研究   38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2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裂缝发育与否对于低渗低丰度气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分析本区块不同岩性的成像测井对应层位的裂缝参数以及自然伽马分维数,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套通过自然伽马分维数来识别不同岩性裂缝发育程度的图版,本区块裂缝孔隙度的范围在0~0.15%之间,以0.05%,0.1%为裂缝发育程度的界限,分为发育,较发育,不发育3类,进而预测裂缝发育的程度。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融资约束、不同金融机构功能优势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三类研发活动特点的分析,阐释了金融发展对三类研发活动的影响机理,同时结合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得到:银行中介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三类研发活动投资强度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股票市场对三类研发活动投资强度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这反映了二者的风险偏好及对研发投资活动的风险承能力不同,较之于股票市场,稳定经营的银行更偏向离市场近、且风险小的研发投资。基于目前中国研发投资内部结构比例不合理的现状,实现科技与金融的合理有机结合、提高基础研究在研发投资中的比重,关键是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研发资金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3.
文章分析了研发在网络安全类企业中的地位,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和超效率模型对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21家网络安全类企业的研发技术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CC模型下,综合技术效率达到DEA有效的网络安全企业占比不到一半,部分企业综合效率无效主要是规模无效造成的;超效率DEA模型可以对BCC模型下综合效率有效的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此外文章还对网络安全类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进行改进分析,并针对网络安全类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实现最优规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以信息共享空间为主题的论文为基础数据,通过Citespace3.8R1软件对相关引文数据和主题词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出信息共享空间领域的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信息共享空间领域的重要学术文献及学术代表人物、主要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  相似文献   
35.
在古诺竞争市场结构下,建立了具有R&D工艺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促进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利润以及总福利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存在研发成果溢出时的企业战略联盟形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战略联盟形式的选择不仅与研发成果溢出率以及产品的差异度的大小有关,而且与R&D效率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36.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collabo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particularly in pharmaceuticals. We analyze this tendency in general and tie 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s on the country level in particular. Based on a unique dataset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related to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apply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e find that both the number of countries and their connectivity increase in almost all disease group specific networks. The cores of the networks consist of high income OECD countries and remain rather stable over time. Using network regression techniques to analyze the network dynamic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cumulative advantages based on connectedness and multi-connectivit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he countries’ collaboration intensity whereas various indicators on similarity between countries do not allow for unambiguous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37.
Partnerships can be found in many area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 These arrangements have become particularly preval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where organizations increasingly seek partners to complement their own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R&D partnerships, however, are fraught with challenges because the conditions for optimum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ooperation are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Academic partnerships are also very common and offer a fertile ground fo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38.
目前关于小微企业R D研究中,大都从政府行为角度出发,很少有涉及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分析。本文将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竞合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竞合主体的R D路径,主要分为两类:(1)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建立研发合作关系。根据技术研发价值链的关系,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关系又可以细分为三类。①研发阶段和产品阶段都合作;②研发阶段合作,产品阶段不合作;③研发阶段不合作,产品阶段合作。(2)小微企业之间通过构建研发合作联盟与大企业进行竞争。从而得出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的R D合作收益大于独立R D收益;小微企业之间的R D合作是不稳定的。并对此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9.
在没有充足样本数据时,为有效地管理各种风险,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发项目风险评估模型,这个模型主要是基于Noisy-or gate 和贝叶斯网络进行评估。该模型在贝叶斯网络节点满足构成Noisy-or gate模型的前提下,利用历史数据或专家判断得到有效的网络参数,进而推断出每一项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结合风险影响权重得到综合风险影响值,并对比得到高风险因素,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通过与AHP方法评估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地评估研发项目的风险,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40.
1977-2010年柴达木盆地地表潜在蒸散时空演变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嘉琪  任志远 《资源科学》2014,36(10):2103-2112
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 模型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各站点的潜在蒸散量(PE),利用Sen 趋势、Mann-Kendall检验、EOF模型分析了1977-2010年研究区内PE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地表湿润特征的异常空间分布,结合R/S分析模型对PE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各气象要素对潜在蒸散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34年来柴达木盆地潜在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在1988年前后发生突变。由于气温呈上升趋势,该地存在“蒸发悖论”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PE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年际变化倾向率为-3.31mm/10a。未来变化中,大部分地区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因而暖湿化程度将减弱。柴达木盆地地表湿润特征的空间分布长年都保持着东部较湿润西部较干旱的分布型,近年来该种空间分布型变化趋势愈加明显。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柴达木盆地PE变化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