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1.
19世纪中后期华工因本国的生存环境恶化需向外寻求养家途径,而美国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因此部分华工到美国谋生。这些华工来源以广东为主,与在美国的华人会馆关系密切。虽然华工的规模相对不是很大,但他们却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Teachers' career transitions and their positive as well as negative outcomes were left relatively untouch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on education. In an effort to fill in gaps in knowledg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 life story study that explored inter‐school transitions during the career cycle of mid‐career women teachers in Israel. The study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voluntary IS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teachers' self‐renewal, as well as to unearth contextual and biographical determinants that facilitate this kind of connection in their career cycle. Based on life story interviews with eight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the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a positive consequence of the inter‐school transition among mid‐life teachers. In subsequence to the transition, the teachers reported having a sense of greater self‐esteem/image, feeling energy replenishing and enthusiasm and increasing inclination to launch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all of which are el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s self‐renewal proces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3.
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马飞  覃建雄  阚瑷珂 《资源科学》2011,33(8):1584-1590
基于Google Earth卫星地图,采集中喜马拉雅4条典型高山峡谷带遥感影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按山地垂直带的5级海拔指标和青藏高原土地种的4级坡度指标,分析研究区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2200m以下无耕地,坡度影响强烈,海拔2500~3800m的宜农坡度带(〈5°、5~15°),是耕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潜力的核心区域;②草地优势海拔为38004800m,坡度影响较弱,4个谷地在宜牧坡度带(〈5°、5~15°、15~35°)的草地数量差异性小;③横向比较发现,吉隆谷地可利用土地最多,其次为朋曲谷地、波曲谷地、绒辖谷地,但受海拔和坡度限制,不宜农、牧坡度带也有不同程度的农业生产活动,极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对探索区域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清王朝建立初期,清政府对西部及西北部边疆的维、回、蒙、藏等几个少数民族采取以笼络为主的方略。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王朝国力大为增强,继而对西部及西北部民族地区进行强有力的经略,达到了边疆巩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目的。清前期和中期的民族政策对当今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完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对黔中经济区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黔中经济区文化生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黔中经济区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黔中经济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在黔中经济区的构建过程中也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恢复24 h大鼠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液白细胞数量影响的差别。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低强度力竭组、高强度力竭组,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后24 h采血,应用symexF-820半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结果:急性力竭运动组的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ph)、中性粒细胞数(Gran)和中间细胞数(Mid)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5);高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又比低强度急性力竭运动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1)急性力竭运动导致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中间细胞数减少,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力竭运动后24 h机体免疫功能不能恢复到安静水平。2)力竭运动强度对机体的白细胞数影响有差异,强度越高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诗歌史上,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边塞诗可谓贯穿始终.一般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的顶点,也是其终点.其实,边塞诗的创作是继续贯穿到中晚唐时期的.中晚唐时期虽然没有一个公认的边塞诗派,但从事边塞诗创作的诗人并不少于盛唐时期.试通过对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边塞诗的分析来证明此观点.  相似文献   
18.
京察,是明代中央官员的定期考核制度,在统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的万历年间,政治日趋腐败,一批有志之士力图利用癸巳京察刷新政治、扭转风气。他们严格考察程序,秉公办事,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可将癸巳京察看做万历中期时局转变的风向标,从中观察到当时阁部之争、党争蜂起和京察职能消退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9.
黔中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黔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我们要重视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增强法律保护的意识,大力培育文化基地,发挥高校在教育传承中的特殊作用,从而使优秀的黔中文化更好地服务于黔中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构建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解决其借款难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政府在构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过程中,既要体现其管理、引导的主导地位,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